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其中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更是我国独有的稀土矿种,但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粗放式生产、污染严重、生产工艺复杂、流程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稀土行业的发展和效益。膜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实用的新兴分离技术,在料液分离、浓缩、纯化方面效果显著,应用领域不断被拓展,电渗析技术便是其中一种。本课题将电渗析技术应用于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浸出液中回收稀土,对电渗析技术回收稀土的影响因素、工艺流程等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所用试样取自江西赣州某离子型稀土矿山,为稀土矿原地浸出后经碳酸氢铵沉淀除杂的稀土浸出液,稀土浓度0.207g/L。探索试验中,浸出液经电渗析处理15min,稀土离子基本迁移至浓缩液中,证明电渗析技术能够自浸出液中回收稀土离子。在探索试验基础上,进行了离子交换膜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均相离子交换膜效果最佳;并在不同物料稀土浓度和操作条件下测定电渗析过程中的极限电流。对电渗析过程的工作电流、物料流量、物料稀土浓度比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最佳操作条件为:工作电流在不超过极限电流值的情况下尽量取大值,浓、淡物料流量20L/h,浓、淡水箱物料初始稀土浓度相等。在电压恒定5V,物料流量20L/h条件下进行电渗析循环回收稀土试验,稀土浸出液经过6次循环浓缩,浓缩液中稀土浓度达4.532g/L,淡化液稀土浓度0.004g/L,稀土回收率为75.47%。此外,稀土浸出液中的氨氮也被迁移至浓缩液中,氨氮含量5507.4mg/L,可用直接蒸发结晶法实现氨氮的回收。影响电渗析回收稀土主要因素为离子交换膜污染,其主要原因是:电渗析内极化作用产生沉淀,以及浓缩室内溶液中某些离子过饱和形成沉淀。对膜污染的预防措施包括对原水进行预处理、使用脉冲电流、优化操作过程、加入药剂、进行膜面修饰等。当离子交换膜被污染后,需对其进行清洗,可使用5%柠檬酸循环酸洗10min即可使其恢复,通透能力恢复至初始值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