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研究观察运用疏肝解郁,益肾宁神的原则,以妇人解郁方治疗女性抑郁症后,其临床疗效及性激素水平、抑郁量表评分、中医征候评分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并将妇人解郁方应用于慢性不可预见应急模型的雌性抑郁症大鼠,研究大鼠的行为学、性激素、脑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临床研究:本课题共选择符合CCMD—3 及ICD-10 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和中医辩证标准的60 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 例)和对照组(30 例),分别采用疏肝益肾法之妇人解郁方和帕罗西汀治疗12周,并设健康组30 例。运用HAMD 评分和中医征候评分观察其疗效对比,测定观察抑郁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催乳素PRL。实验研究:将敞箱实验得分结果在符合标准范围内的72 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4 组,各为18 只。运用行为学测定和糖水消耗实验,观察疗效对比,并测定E2、P、PRL 和5—HT、DA 含量。结果:临床研究:采用疏肝益肾法治疗女性抑郁症效果显著,并减轻了帕罗西汀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副作用。抑郁症患者E2 明显低于健康者(P< 0.01),PRL 明显高于健康者(P< 0.05)。中药治疗后E2水平显著升高(P<0.01),PRL 显著下降(P<0.01)。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HAMD 4 因子具有相关性。实验研究:疏肝益肾法与服用帕罗西汀对抑郁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均有显著疗效。模型组E2有显著下降,P、PRL 有显著上升,脑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 显著下降。中药组治疗后E2有显著回升,P、PRL 有显著下降,5—HT、DA 有显著上升,中药组治疗优于西药组。结论:疏肝解郁,益肾宁心的原则治疗女性抑郁症疗效显著,且使用安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生殖内分泌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有关。雌二醇、孕酮、催乳素与抑郁症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提示三种生殖内分泌激素可能成为预测抑郁症病情和治疗情况的一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