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引发了学术界对信贷影响及其监管的高度关注。信贷周期的形成对经济周期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不容小觑。对于信贷周期的研究以及信贷周期与经济周期相关关系的研究,在之前的文献中,学者们对于信贷周期的顺周期性有着普遍认同的观点,而学者对于信贷周期的阶段逆周期性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选择我国的信贷余额与经济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实证分析出我国的信贷周期存在阶段逆周期性这一特征,并对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介绍了信贷周期与经济周期形成的相关理论基础之后对我国信贷周期和经济周期进行理论分析。首先采用1978年到2014年各项贷款余额和实际GDP的年度数据及其年度增长率,根据熊彼得周期理论“纯模式”的划分原则,对我国信贷和经济进行理论上的简单划分,之后通过理论分析出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的波动产生的正向冲击和负向冲击。其次采用各项贷款余额与GDP从1992年第三季度到2015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首先是运用B-N分解技术对各项贷款余额季度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信贷周期成分分解,其次是运用BP滤波技术对GDP的季度数据进行周期成分的过滤,得到两者的周期成分并对两者进行实证方面的周期划分,最后建立VEC模型得到的矩阵方程绘制出我国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关系图,得到了我国信贷周期不仅存在顺周期性,还存在阶段逆周期性的结论,并且通过对实证结果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和IRF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证实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这种影响的显著性,还进一步观测到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动态变化和信贷周期的阶段逆周期现象。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先是总结实证结果,主要包括信贷周期划分及其特征、经济周期划分及其特征和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影响及其特征三个部分;然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对比,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最后再根据实证最终得出的结论对我国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方面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包括货币政策、资金使用效率、融资渠道以及逆周期监管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