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湿疹及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的水平及食物过敏原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00例患者及18例正常人的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按年龄、病种分组比较检测结果,同时随访观察325例患者20天、60天后病情改善情况。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食物过敏原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0.2%和11.1%。2.900例湿疹及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检测结果依次为:鸡蛋56.2%、小麦40.2%、虾34.9%、牛奶27.3%、大豆26.4%、蟹25.6%、大米22.4%、玉米15.1%、西红柿10.7%、鸡肉6.9%、蘑菇5.6%、牛肉2.9%、猪肉2.2%、鳕鱼1.8%。3.少儿组(0~14岁)食物过敏原检测的阳性率为96.6%,高于其他年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儿组以鸡蛋、小麦和牛奶为主要过敏原,随着年龄的增长,虾、蟹的致敏性逐渐增高。4.湿疹及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过敏原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1.9%、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者中虾、蘑菇和鳕鱼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荨麻疹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检测阳性的812例患者中,3种以上食物过敏原阳性的患者占53.7%,随访了其中175例患者,避免接触不耐受食物20天和60天后,有效率分别为50.9%和61.1%6.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患者饮食并随访325例患者,20天、60天后有效率分别为62.8%、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寻找不耐受食物,从而调整饮食,改善症状,其对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具有重要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