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容性增长思想,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对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在国际经济与政治中的深化和具体展开。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包容性增长提倡一种包容开放理念,更能有效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这对于稳定国际政治关系,缩小各国之间的经济差距和政治互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包容性增长理念通过在经济发展中提倡机会平等与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并注重在经济发展中与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协调发展,从而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世界与和谐中国提供重要支撑。本文正是对包容性增长在经济发展中所具备的独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思想思考和理论论证,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非包容性的现象进行探究梳理,从中挖掘在经济发展中影响经济增长成果公平正义分配,以及由此带来经济差距的问题根源,旨在通过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发展理念来积极引导经济增长成果要实现公平正义分配,从而不断缩小经济差距,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世界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快推动、实践包容性增长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理念对打破世界上经济强国与弱国之间,以及国内贫富不均的利益格局,为重塑经济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引言。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包容性增长思想的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本文的创新与不足。其中研究包容性增长思想重要意义主要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理论意义主要包括:为推动共建和谐世界均衡发展拓展新的视角;为推动国际和谐人权事业发展提供新的支撑;为深入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丰富新的内涵;为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新的境界;为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提供新的路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是保持国际与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促进国际与国内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国际与国内公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保障;是“善治”政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式;是消除贫困使公民通往幸福之路的重要路径。第二章,包容性增长思想的内涵和特征。它的内涵主要包括:包容性增长是一种互利增长;包容性增长是一种互信增长;包容性增长是一种人文增长;包容性增长是一种绿色增长;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和谐增长。它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包容对象的开放性;积聚力量的广泛性;协调利益的持续性;发展阶段的递增性;共享成果的辐射性;实现目标的共赢性。第三章,非包容性增长的表现及根源。非包容性增长的表现主要包括:缺乏开放性和整体性;缺乏自由性和平等性;缺乏协调性和持续性;缺乏多样性和自觉性;缺乏共享性和共赢性。非包容性增长的根源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缺乏人文性;政治进程缺乏协调性;文化交触缺乏兼融性;社会发展缺乏向心性;生态维护缺乏有效性。第四章,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对策。主要对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对策;二是实现共赢经济发展成果的主要对策。其中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对策包括:扩充优秀的人才储备;制定科学的执行策略;维护生态资源的平衡稳定;建立互惠的外交环境。实现共赢经济发展成果的主要对策包括:创造法治市场的竞争环境;推动善治政府的理性决策;提升多元文化的包容理念;构建良性的国际沟通平台。以上论文内容的撰写旨在合理地把握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实际发展情况来阐述影响“贫困落后”问题的非包容性增长的表现以及阐述产生此问题的根源,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寄期望于缓解并妥善解决经济发展中贫富差距问题,共享、共赢经济发展成果,从而推动国际国内社会和谐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