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水稻白叶枯菌的小种组成及定量检测体系的建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398622409xiewe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白叶枯病曾经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三大病害”之一,后由于抗病品种的推广应用,病害发生危害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目前,本病在我国不同水稻种植区,尤其是沿海稻区仍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障碍因素。监测和掌握发病地区白叶枯菌小种毒力分化、群体结构及遗传变异等,可以对抗病品种的选育与合理利用作出指引,是控制病害发生、降低产量损失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对从湖北省水稻主产区采集到的白叶枯病标样,并分离得到的71个白叶枯菌株进行了小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针对白叶枯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对其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检测,并应用该体系对接种白叶枯菌后水稻叶片Xoo菌量变化进行了追踪测定,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2013-2014年间于湖北省各地区采集分离得到的71个水稻白叶枯菌株利用鉴别寄主法进行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有R1、R2、R3、R4、R5、R6、R9这7个小种。其中优势小种为R3(出现频率为33.80%)。与前期小种鉴定结果相比,2007-2009年到2013-2014年,湖北省优势小种从R4变为R3,各市优势小种变化较大,武汉市的优势小种仍为R4,但频率增加了28.0%;孝感市的优势小种由R4、R5、R9变为R3、R5;宜昌市的优势小种由R4、R5变为R1;黄冈市的优势小种由R3、R4变为R3;荆州市的优势小种由R5变为R4;咸宁市的优势小种由R3、R5变为R3;襄阳市的优势小种由R2、R4变为R1。2.对71个菌株基因组DNA进行Rep-PCR扩增,将得到的指纹带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引物ERIC、BOX分别呈现出16、15种谱型,引物REP的分辨率太低,不能进行聚类分析。以彼此带位相似率70%为界,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可将71个菌株分别引物ERIC、BOX扩增谱型分别分为13簇、8簇。然而本次试验未发现菌株的地理来源、小种和遗传多样性之间有显著相关性。3.试验还筛选出了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引物,建立了对水稻白叶枯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体系。在同普通PCR检测作对比的试验中,对菌液、模拟带菌种子、模拟带菌土壤的检测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比普通PCR的灵敏度要高10-1000倍,最低可以检测出浓度为100个拷贝/μL的标准品质粒、103cfu/m L的菌液。在模拟带菌种子和土壤检测中,均可以检测到病菌,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灵敏度仍比常规PCR要高。试验还制作了标准品质粒,用来进行精确的定量试验,对人工接种后水稻叶片上Xoo菌量变化进行了检测,找到了水稻显症的阈值为10cm长度叶片上Xoo菌量在108个左右,为病害的预警提供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
目的 :研究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180例,随机分为A、B二组,每组90例.在常规治
目的 :探讨红光照射对白塞氏病伴随外阴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科56例白塞氏病伴随外阴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