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1949年中国民主人士美国观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2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除国民党对美国一如既往的“友好”)对美国的观感和态度都发生了变化,由开始一致称赞的“友邦”转变为威胁我民族独立的“祸首”。在这些阶层中,民主人士对美国观感的变化最具有复杂性和戏剧性,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们就普遍怀有美国式民主的价值理念。抗战结束以后,他们除了感激美国在抗战期间给予的帮助,更是推崇美国的政治制度。但是这样的好感没有延续,民主人士对美国的态度最后也发生了质的改变。我认为研究民主人士美国观的转变更具有意义。本文共分为四部分: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全面内战前民主人士对美国的看法,首先介绍抗战刚结束民主人士对美国的好感,一方面是因为推崇美国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是感激美国在抗战期间给予的帮助,这样的好感让民主人士倍感“兴奋”。其次,介绍了民主人士对马歇尔来华调解一事的看法,马歇尔前期的调解让民主人士赞不绝口,但后期却令他们失望。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民主人士美国观彻底转变的叙述。美军的暴行和《中美商约》的签订预示着民主人士对美国的好感正在渐渐消失,“兼亲苏美”的主张随之也破灭了,接着1948年魏德迈来华确定全面援蒋及扶植日本这两件事情是使他们美国观转变的关键因素,“美帝国主义”的称谓取代了“友邦”。最后,美国方面公布《美中关系白皮书》,撕下伪装面具,承认帮助蒋介石建立独裁政权,其“骗子”形象公开。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是探讨民主人士美国观转变的原因,主要从三方面来论述:首先是美国方面,美国扶持蒋介石独裁政权使内战升级,美军的暴行激怒了民主人士,美国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刺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其次是中共的宣传作用,中共既讲求宣传策略也巧妙运用他们的宣传工具,在民主人士美国观念转变中起着莫大的作用。最后就是民主人士本身强烈的民族意识,容不得任何威胁我民族独立的因素存在。最后是结语部分,民主人士舍弃他们孜孜追求的民主政治制度,由开始的“亲美”到后来的“反美”,他们的这种转变完全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当然,现如今的国际关系也相当复杂,我们在肯定民主人士的爱国主义关心时政精神的同时也应该向他们学习。
其他文献
如何准确表达用户意图,判断网页与用户需求的相关性是信息检索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综合描述逻辑推理能力和传统搜索引擎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推理的信息检索方法(IRKR
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图书馆读者评价模型进行改进和扩展,既引入Shannon的信息熵来描述评价权重的不确定性,同时又利用理想点法计算权重的优越性,给出了一种计算读
<正>基底型(basal type)乳腺癌是侵袭性最强、预后最差的乳腺癌亚型之一,表现出较高的与间充质特性相关的转移能力。然而,基底型乳腺癌细胞维持间充质表型所涉及的分子机制尚
建立基于SCI的学术成果评估模型,该模型的三个基本元素是研究对象、评估方法和实证评估。构建正确的检索策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是评估的首要条件。以2001~2007年间江南大学SC
随着Internet上的信息量急剧增加,如何使用户提高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效果,介绍了信息资源检索的作用及意义,影响信息资源检索效果的因素,讨论了提高信息资源检索效果的方法和技巧
形状记忆合金(SMA)驱动下热熔胶水泥基材料具有优良的自修复能力。本文对聚酰胺热熔胶水泥砂浆(PA砂浆)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以及处于多次热循环条件下PA砂浆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