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排斥的生成:以K社区盲人交往问题为个案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lp5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残疾人群体的社会排斥主要是指残疾人因身体或精神上的缺陷或其他因素而被隔离于正常的社会活动之外,从而被边缘化、弱势化的过程。从整体上看,残疾人仍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在受教育、就业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事实上的障碍。这种状况是否说明整个社会在事实上存在着对残疾人群体的社会排斥?如果是,这种社会排斥又是如何生成的?生成的原因何在?由于人的权力及其拥有状况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本文以残疾人中的一个群体——盲人群体的社会交往过程为研究视角,通过对K社区盲人群体与非盲人群体社会交往状况的考察来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   本文通过对K社区盲人群体与非盲人群体交往过程的研究发现,盲人群体在与非盲人群体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排斥是存在的。盲人群体在与非盲人群体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处于一种“弱歧视,强排斥”的社会环境中。导致残疾人社会排斥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残疾人群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原因。残疾人群体自身的原因主要在于残疾人之间由于共同点较多,容易产生认同感,并易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群体,从而与非残疾人之间产生疏离感。社会环境的原因主要包括:对残疾人的一些特殊的制度安排在客观上强化了残疾人与非残疾人之间的疏离;一些旨在给残疾人以特殊保护的制度安排由于种种原因难以真千执行,进一步加剧了残疾人与社会之间的疏离。总之,残疾人社会排斥的生成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建构过程。诚然,盲人群体只是残疾人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社会交往也具有特殊性。但是,盲人群体是残疾人群体中弱势中的“弱势”,他们在交往中遭受的排斥不仅仅是盲人群体面对的,也是残疾人群体共同面临的。因此,本文根据对一个社区盲人群体社会交往过程的研究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整个残疾人群体的社会排斥状况。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对驱油体系的确定及其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具体做了分子沉积膜的合成以及阳离子度的测定,静态驱油试验,乳化力的测定,润湿性的测定,及分子沉积膜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油水界面
“社会资本”作为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在现代社会被人们越来越多地提及。在过往诸多的研究中,大多是运用“人力资本”等理论对就业问题进行讨论,本研究则运用“社会资本”理论
本文对食品安全治理中行为选择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食品安全既要靠政府的监管和治理,也要靠企业的社会责任,更要靠每一个市民的理智消费理念和行动。政府是食品安全
目的了解和田地区60岁以上老人饮食习惯、饮食结构、生活环境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方法对和田地区洛浦县、墨玉县、和田县(以下简称3个县)与对照县(吐鲁番县)60岁以上维吾尔族
期刊
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受到高校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导师与研究生的互动关系无疑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研究
学位
生育问题一直以来是人口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对生育水平、生育模式的探究不仅是对女性生育过程的回顾和判断,还进一步关系到人口发展态势的宏观把握。在计划生育政策下,我国总
在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我国城市社区逐步承担了“单位制”和“街居制”原先为城市居民提供的各项服务。同时,源于西方的社区服务在我国城市发展中开始崭露头角。经过二十多年
以乡村生源减少为背景,以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为目的,在本世纪初国家实行了“撤点并校”政策,自此,全国大规模的撤并行动席卷全国。那么,新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