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能无污染、可再生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未来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对于太阳能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科学界和工程界的热点。本文抓住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背面银电极材料这一技术难点,重点研究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银粉的制备方法以及银粉的性能对背面银浆性能的影响。利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球形银粉,研究了还原剂种类、分散剂种类和浓度、pH值以及反应温度对银粉形貌和粒径的影响规律。利用机械球磨法制备片状银粉,探讨了球磨分散剂种类、含量对片状银粉形貌、平均片径和松装密度的影响;分析了球磨时间对片状银粉形貌、平均粒径、松装密度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研究了银粉的形貌、分散性、振实密度以及银粉含量与玻璃粉含量相对值对浆料烧结膜和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球形银粉,用抗坏血酸作还原剂,还原反应比较温和,生成银粉形态均匀、分散性好。分散剂对银粉形貌有很大的影响,柠檬酸三钠、三乙醇胺、吐温三种不同分散剂分别反应得出了球形、雪花状、片状三种不同的银粉形态。当m(柠檬酸三钠)/m(AgN03)质量比为0.08时,银粉形态规则,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为2.52μm。实验得出制备球形银粉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反应初始溶液pH值为6,搅拌速度为250r/min,滴液速度为10mL/s。在该条件下的银粉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形貌均匀,平均粒径为2.5μm,粒径分布为2-5μm,振实密度3.8g.cm-3。(2)机械球磨法是制备片状银粉的主要方法。研究了不同球磨分散剂种类及浓度对片状银粉性能的影响。当其他参数固定时使用复合分散剂得到的银粉成片性能最好,粒径均匀,分散性好。当分散剂加入量为1.5wt%时其平均粒径最小为6.32μm,松装密度最小值1.18g/cm3。(3)探讨了球磨时间对银粉形貌、平均粒径、松装密度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发现球磨时间比较短时,对粉末细化不够,银粉片径大、松装密度和比表面积均比较大;但是球磨时间过长,由于加工硬化,粉末塑性下降,发生脆断从而使松装密度和比表面积都增大,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球磨时间。结果得出在球磨15h时得到的银粉形貌为片形,平均粒径为5.89μm,松装密度为1.12g/cm3,比表面积为2.85cm2/g。(4)发现了银粉形貌、分散性、振实密度以及浆料中银粉含量与玻璃粉含量相对值对背面银浆性能的影响规律。片状银粉制备的背银浆料附着力最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球形银粉次之,雪花形银粉最差。高分散和高振实密度银粉能显著提高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随着银粉含量与玻璃粉含量相对值的升高光电转换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当相对值为16.4,也就是银粉含量为82%,玻璃粉为5%时光电转换效率最高为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