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风化碳汇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岗岩约占全国基岩面积15%,其风化过程是一个净碳汇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新生代气候变冷和现代全球CO2未知汇问题的提出,含花岗岩在内的硅酸盐岩风化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得到学术界重视。Velbel(1993)估算硅酸盐岩风化消耗的CO2占全球风化消耗的CO2 1/2以上,Saint(2001)计算为41%,且约1/6发生在喜马拉雅地区。因此花岗岩风化的碳汇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对鉴别大气与岩石圈界面上CO2交换特征、探索CO2未知项、修正全球碳循环模型都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花岗岩碳汇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矿物风化,以云南维西典型花岗岩小流域为重点研究区域,于2004.5—2005.12观测其水文化学(pH、EC、T)、主要离子(Ca2+、Mg2+、K+、Na+、Cl-、HCO3-、SO42-)、碳同位素特征,并对比广西新寨、湖南郴州、北京怀柔典型花岗岩地区,探讨碳汇量、矿物碳汇贡献率、碳来源、碳汇的时空分布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将云南维西花岗岩按风化强度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分上、下段)、弱风化、新鲜五级,并探讨了各级的物理化学风化特征。运用聚类分析法,结合野外调查情况,将云南典型花岗岩地区地下水分为花岗岩孔隙水、浅部裂隙水、矿带影响的浅部裂隙水、深部构造裂隙水、花岗岩与灰岩接触带水、花岗岩与第四系堆积物接触带水6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提取影响这6类水的3项公因子,并在公因子得分图上初步判断:①全风化带孔隙水长石、黑云母溶滤作用弱,而且几乎没有黄铁矿氧化作用;②浅部裂隙水和花岗岩与第四系堆积物的接触带水两者埋深差不多,但后者因水岩接触面积更大,长石、云母溶滤作用以及黄铁矿氧化作用更强;③矿带作用下,浅部裂隙带地下水体现一定程度的深部构造裂隙水特征,其钠长石、钾长石风化在所有风化带中最强。因钙长石、黑云母矿物活性相对较弱,其增加幅度不如钾长石、钠长石;④深部构造裂隙水循环深度大,水岩作用充分,钙长石风化强于其它矿物,钾长石、钠长石因为影响因素多,特别是风化淋滤时间影响,其风化增强不明显;⑤花岗岩与灰岩接触带水失去花岗岩水特征,更多的表现为灰岩水特征。分析研究期内云南维西矿物和水化学资料,可知:①云南维西花岗岩碳汇模数为14.33mg.s-1.km-2,夏季约是冬季的1.22倍,碳汇率夏季普遍低于冬季,说明降水作用对碳汇模数的影响更甚于气温;②钙长石贡献率>黑云母、钠长石>钾长石,其中钙长石贡献率约50%,黑云母、钠长石各自近25%,表明风化淋滤对易溶矿物的淋失作用超过气候等因素;③从整个风化剖面上来说,仅约10%发生在深循环带,90%发生在花岗岩岩体浅部。且夏季全风化带和第四系堆积物碳汇之和约占云南维西夏季总碳汇量的70%,冬季浅风化带和第四系堆积物碳汇分别占云南维西冬季总碳汇量的50%、30%,深循环带夏、冬季碳汇量仅为总碳汇的6%、13%,这可说明浅部裂隙带厚度、全风化带剥蚀情况决定了花岗岩碳汇强度。④即使同一风化带,花岗岩风化能力相差较大,如含矿带的浅裂隙带风化碳汇能力可以加强1.5-2.5倍,故而研究花岗岩碳汇情况必须考虑矿带分布。⑤利用碳同位素可以判断维西深循环地下水中的碳近60%来源于大气,而浅循环地下水仅35%左右为大气成因,说明浅循环水更易受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影响。⑥浸泡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风化主要发生浸泡的前5天,因此可以推测花岗岩风化淋滤主要发生在暴露初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风化时间的影响远远超过气候等因素。根据云南维西、广西新寨、湖南郴州、北京怀柔典型花岗岩地区研究,可知:①全国花岗岩风化每年吸收CO2 3.99×1013g/a(1.09×103万吨C/a),约占全国风化碳汇的8.45%。②单位面积花岗岩风化碳汇约占我国常绿阔叶林系统和热带林系统碳汇2%。③气候、生物、地形地貌对碳汇的影响程度相差不大,但岩石暴露时间与地质因素所决定的矿物成分、岩石风化强弱等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气候等因素。由此推知,因为山体大幅抬升,诸如气温降低、新鲜岩石暴露、地下水的循环深度加深等因素导致的矿物风化淋滤时间缩短,可能引起碳汇显著增加。
其他文献
证明了本原σ-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σ-LFSR)序列距离向量的计算与有限域上离散对数的计算等价,同时给出一个本原σ-LFSR序列距离向量的计算方法。还给出一类特殊本原σ-LFSR序列距离向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将有限域上离散对数的计算转化到其子域上离散对数的计算,复杂度显著降低。
分析了异构的网络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MANET稳定闭域的混合路由策略,使得基于该路由策略设计的路由协议能够实时地根据本地拓扑状态进行转换,在稳定闭域内使用AODV提高路由转发的效率。当数据分组转发到闭域边界后,将转换为改进的Prophet路由继续在非连通区域内寻路,以充分利用MANET与DTN路由的优势。仿真实验证明了该路由策略的可行性,通过比较多种路由算法验证了在特定的异构网络环境下该路由策略
提出一种增添能最有效减弱网络社团特性的边以提高Internet网络传输性能的策略,即减弱社团结构策略(WCS策略),并基于光逻辑链路可以提供与实际物理链路相当的高性能,以实现WCS策略的Internet网络的拓扑重构。在伪随机网络、具有社团结构的无标度人工网络和实际Internet网络上分别进行了基于全局最短路径路由和局部路由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WCS策略在社团之间少量边的添加,就能实现网络
从非对称的基于身份密钥体系出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光学加密系统密钥管理的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身份密钥体系,特别是Boneh-Franklin算法,然后针对光学加密参数安全传输问题,给出了非对称密钥系统的密钥生成、分配、更新等算法,并从方法的复杂性、安全性等方面对算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二维码加密问题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是正确有效和安全的。
目的:观察医用弹力袜联合气压治疗在预防ICU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方法:将200例ICU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
加强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对提高母羊受胎率和羔羊成活率、保障母羊繁育性能和羔羊生长性能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繁殖期母羊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针对性总结了空怀期母羊的饲养管
研究了多个双向中继协作传输的分布式实现方案,并给出了其渐进最优性的理论分析。首先,通过高信噪比近似推导出系统均方误差函数的上界,并且利用该上界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其次,通过矩阵变换和公式推导得到该数学模型的最优解;最后得到相应的分布式实现方案。该方案避免了集中式处理方案中需要"每个中继必须获知整个系统的全部信道信息"这一苛刻条件,而只需要"每个中继获知各自的前后信道信息"就能达到多个双向中继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