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系统中的Super FEC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yu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向纠错(FEC)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光通信系统中,以便通过在信号中加入少量的冗余信息来发现并纠正误码,降低接收端的光信噪比(OSNR)容限,从而达到改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提高系统通信的可靠性,延长光信号的传输距离,降低光发射机发射功率以及降低系统成本的目的。近年来,ITU-T针对光通信系统的迅速发展而开展了FEC码的研究,相继提出了若干与此相关的建议(如ITU-T G.707、G.975、G.709和G.975.1等)。但随着光通信系统向更长距离、更大容量和更高速度的日益发展,光纤中的传输效应就会严重影响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的进一步提高。为此,人们不断研究开发性能更好的超强前向纠错(SFEC)方案,使其获得更高的净编码增益(NCG)和更好的纠错性能,满足光通信系统高速发展的需要和尽量避免实施设备昂贵复杂的色散补偿技术等。鉴于光通信系统的这种发展趋势,就有必要深入研究新的SFEC方案,并对其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以期将它更好地应用到光通信系统中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同时降低系统成本。本文首先对级联码和交织器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级联码系统的编译码结构、常用交织器的分析设计和级联码系统中交织器的设计考虑。然后对ITU-T G.975.1建议中的SFEC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基于C++平台的计算机仿真。最后,提出了基于级联码系统的新的SFEC方案。
其他文献
多维交叉并行级联单奇偶校验(M-CPC-SPC)码在传统的多维并行级联单奇偶校验(M-PC-SPC)码中引入了交叉结构,是一种新的信道纠错编码。通过选择合适的交叉结构,M-CPC-SPC码可以
随着宽带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作为4G先锋的WiMAX技术,其商用脚步越走越近。本文以移动WiMAX(IEEE 802.16e)为主体,研究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的时频同步算法。文中首先介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世界上日益普及,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已被人们所广泛使用。每个国家的企业开始以“E企业”的身份出现在市场竞争的舞台,而人们则开始以“E公民”的身份在“E家
随着信息技术在21世纪的迅猛发展,就通信内容来说,它已不局限于简单的语音、文字信息,更进一步地,将图像视频信息亦纳入其中。数字化后的信息,尤其是视频和音频信息具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