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比亚斯·乔治·斯末莱特(Tobias George Smollett)是十八世纪英国文坛上一位杰出的多产作家,他的成名之作The Adventures of Roderick Random以斯末莱特为原型,透过蓝登的种种遭遇,以辛辣的讽刺和幽默的语言描绘出产业革命前夕英国社会的全貌,深刻地揭露了殖民战争的残暴、议会的腐败、政府的腐朽以及官员的无能,并于1899年入围《每日电讯报》评选出来的"100部最佳小说"(Bouce xv)榜单。1961年,这部作品在译者杨周翰的努力下译介到中国。然而,受到当时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语境的影响,译作《蓝登传》的问世在当时并未引起很大反响,为数不多的几位学者对这部译作的研究也都是从文学的角度开展的,鲜有人从翻译尤其是翻译文学的角度来剖析这部译作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中独立的艺术价值及译者在这部译作中的独特的艺术贡献。本文选取了宏观的翻译文学的研究视角,将译作视为独立的文学作品,把翻译的研究范畴由翻译过程中具体的语言层面的翻译问题研究扩展到译作产生之前、翻译过程及其译作完成之后三个阶段中涉及到的语言层面、社会层面及文化层面,从而尽可能对作家(原作者和译者)、作品(原作和译作)、事件(译作的传播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三要素进行全面的剖析探讨。在这一研究思路下,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框架结构。第二章主要阐述有关杨周翰翻译作品的研究现状以及翻译文学研究的理论视角。第三章作为本文的主体之一主要探讨译者杨周翰在对原作的选择和解读以及再创作中体现出来的译者主体性。第四章主要关注《蓝登传》译介到中国之后不同时内的接受情况及其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中的地位。第五章主要重申本文的研究意义,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经由这一探讨,笔者试图确定《蓝登传》作为一部独立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中的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