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搜集临床病例及随访,观察运脾益肾法治疗老年脾肾两虚型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老年慢性便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运脾益肾方口服,对照组予聚乙二醇4000(福松)口服,共治疗4周。以治疗前后平均每周完全自发排便(SCBM)≥3次的患者比例、Bristol大便分类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为疗效评定指标,并且统计比较疗程结束后2周平均每周SCBM≥3次的患者比例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采用SPSS 20.0统计学处理并分析。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4周治疗期间平均每周SCBM≥3次的患者比例治疗组为40%,对照组为3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2周内平均每周SCBM≥3次的患者比例治疗组为33.3%,对照组为36.7%;后2周内平均每周SCBM≥3次的患者比例治疗组为43.3%,对照组为33.3%,经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粪便性状变为Bristol大便分型4-7型治疗组25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改善粪便性状方面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在改善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腰膝酸软、食欲不振症状积分及总积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治疗组优于聚乙二醇对照组(P<0.05);治疗组PAC-QOL得分为77.33±14.65,对照组为77.83±13.8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结束随访2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平均每周SCBM≥3次患者的比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中医症状总积分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腹胀,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运脾益肾法可明显改善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排便情况及伴发症状,较好地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疗效优于聚乙二醇散剂对照组,并有较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