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硬膜下颅内压监测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应用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下颅内压监测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因幕上高血压脑出血采用手术治疗方案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根据是否采用颅内压监测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监测组所用颅内压监护设备为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微型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和Godman颅内压监护仪,所用颅内压监测方法为持续硬膜下颅内压监测的方法,监测时间5-7天。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调整患者治疗方案,监测组患者除了根据临床经验外,还根据颅内压数值调整患者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甘露醇使用量、急性肾功能损伤、电解质紊乱、颅内感染、脑脊液漏、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出院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情况,应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进行数据分析,评估持续硬膜下颅内压监测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监测组甘露醇使用量、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的病例数、电解质紊乱的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GOS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持续硬膜下颅内压监测可以于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力变化早期发现患者的颅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做到每个患者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弥补了仅依据传统临床经验治疗的滞后性缺点,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临床医生对急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客观依据,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研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管理者时间管理倾向、主观幸福感和工作绩效的现状,探寻护理管理者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护理管理者时间管理倾向、主观幸福感和工作绩
目的: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一直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安全,其常伴有多重系统的损害,而其中以心脏损害最为常见,心血管病变是CK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常见的
研究目的脑白质疏松(LA)作为脑小血管病的一种,受到的关注及研究越来越多,目前大量研究证实LA影响认知功能。本研究利用不同效价的情绪图片学习-再认任务比较LA患者与正常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