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史料探究民国时期公共卫生体系概况,疫灾对卫生体系冲击的表现和后果,以及公共卫生体系对疫灾的应对来呈现民国时期公共卫生体系与疫灾的互动关系。民国公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史料探究民国时期公共卫生体系概况,疫灾对卫生体系冲击的表现和后果,以及公共卫生体系对疫灾的应对来呈现民国时期公共卫生体系与疫灾的互动关系。民国公共卫生体系萌芽于清末新政,经过北洋政府时期的初步发展,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才较完整地建立起来。本文从公共卫生行政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保健防疫体系三个方面呈现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概况。在卫生行政体系方面,民国时期基本形成了中央—省级—市级—县级四级卫生行政机构体系和一套卫生行政管理体系;在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形成了以医院为中心的以救治为主要任务的卫生服务体系;在防疫保健体系方面,成立了中央卫生防疫机构和地方卫生防疫机构以及专门的疫病研究机构。民国时期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对减少疫病流行、保护民众健康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民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国家的综合实力不强,致使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加上卫生人才的缺失,政府组织不力等因素使得民国公共卫生体系问题重重。在疫灾的冲击下,常常窘态西出,表现为卫生行政机关没有必要的防疫机构和设施,中央和地方上没有一个有效的疫病突发指挥救治机构,更谈不上科学完善的疫灾预警机制;以医院为中心的社会救治服务体系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得举步维艰,一旦疫病大规模流行,医院往往就人满为患,很多下层普通百姓基本上得不到有效救治;由于防疫保健体系落后,疫病发生后,染疫者得不到有效的药物救治,导致频发的瘟疫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民国时期频发的疫病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造成大量的人口染疫和死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在疫病发生后,民国政府和社会进行了积极的应对,这种应对措施也不断促进着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主要的应对措施为成立防疫机构、制定防疫法规、管制交通、隔离患者、建立医院、进行卫生防疫宣传等;民间层面表现为建立时疫救治机构、进行防疫宣传、举办卫生运动等。其中防疫措施中的成立防疫机构、建立防疫法规、增设医院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而渐趋完善的卫生体系在应对之后发生的疫灾时也逐渐显示其效果。
其他文献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近两年来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它是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渠道。矿冶文化是黄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黄石地方课程
<正>前不久,吴敬琏先生发了一段近似"牢骚"的文字,说目前中国经济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整词儿’。为什么‘整词儿’?因为要‘显得深奥’。用大家或领导过去没有听说过的
<正>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组慢性精神衰退性疾病。该病往往令患者家属闻之色变。最令他们苦不堪言的,并不是对患病老人日常琐碎而不可松懈的起居照料等问题,而是老人在发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激素吸入组(A
骨折常由较严重的创伤所致。在临床上,大部分骨折患者经过正确的治疗和功能锻炼后都能够完全康复。但也有的骨折患者在长期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骨折晚期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骨折的治疗效果,还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甚至可危及其生命。下面就介绍一下骨折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对策: 1.肺部感染: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老年人或伴有慢性病的骨折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严重时可有生命危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振兴中华民族、促进社会进步以及提高民族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视发展教育,重视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建构社会主
所谓致命性心律失常,就是指可致人突然死亡的心律失常。该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是:可出现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严重心动过缓或有R on T(或R骑T)现象等。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貌似健康的人会突然感到心前区不适,随后便很快死亡。其实,这些人大多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这种由致命性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可能发生在患者的家里,也可能发生在患者的工作岗位
老李今年60岁,患有高血压已经8年了。他虽然一直服用降压药进行治疗,但降压效果并不理想。最近几个月,他经常出现短暂性的视物模糊,但他并没有在意。一天傍晚,他在打麻将时突然感到天旋地转,并晕倒在地。当牌友们将他搀起后,他发现自己的右眼已经失明,便急忙赶往医院。医生在为老李检查后发现,他的右眼全盲,已经无法复明,而高血压正是导致其右眼失明的根本诱因。那么,高血压为什么会导致失明呢? 在高血压患者发病
在"5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西部山区因地制宜地走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已成为共识。为揭示西部山区县域生态城市建设情况,以乌蒙山腹地的毕节市七星关区为例,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
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船舶急速增加的当今社会,海上交通安全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AIS系统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来的。在2000年的IMO会议上通过了船舶强制安装AIS设备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