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覆盆子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_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掌叶覆盆子作为一种药食同源品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极具研究开发前景。掌叶覆盆子中有效成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晰。对掌叶覆盆子的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以促进覆盆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论文通过现代色谱及波谱技术分离和鉴定掌叶覆盆子的有效成分,阐明了掌叶覆盆子中主要活性物质,包括挥发性成分、活性小分子化合物以及多糖等;探讨了一种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机制;阐明了一种三萜类化合物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探索了覆盆子多糖的提取纯化、理化性质、结构分析以及活性评价。本研究有助于阐明掌叶覆盆子药食两用的物质基础,并且可以对其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的指导。(1)通过水蒸气蒸馏法、索氏乙醇提取法和索氏乙醚提取法分别提取覆盆子果实中挥发性成分,提取率依次为0.15%、2.12%和1.98%。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离鉴定其中的挥发性成分,三种不同的提取方法从覆盆子果实中共分离鉴定出5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包括8类化合物:9种饱和烃类、10种不饱和烃类、9种醇类、2种羰基类化合物、11种酯类、7种有机酸类、8种氧化物类及两种其它类化合物。用水蒸气蒸馏法、索氏乙醇提取法和索氏乙醚提取法提取得到的覆盆子挥发油分别分离鉴定出54、47和41种化合物。索氏乙醚提取法得到的覆盆子挥发油含有较多的饱和烃类化合物与酯类化合物。在三种挥发油中,通过索氏乙醚提取法提取得到的覆盆子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溶血抑制效果,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肝素钠在相同浓度下的溶血抑制率,这可能与其含有更多的酯类化合物相关;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覆盆子挥发油抑制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效果最好,这可能与其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关。(2)提取分离得到覆盆子四大类活性物质(多糖、黄酮、皂苷和生物碱)并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抗补体以及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覆盆子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卓越的抗补体活性,同时还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说明黄酮富集了本植物有效活性成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得到覆盆子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时间为2.5h,乙醇浓度为30%,液固比为20:1。在此条件下,覆盆子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3.2%,与理论相符。通过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从覆盆子黄酮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主要化合物,鉴定为椴树苷。通过MTT实验,探讨了椴树苷对A549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椴树苷对人肺癌细胞A549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经Annexin V-FITC/PI双染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椴树苷是通过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3)采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的方法,减压浓缩得到覆盆子95%乙醇粗提取物,有机溶剂分级萃取得到四个极性部位: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覆盆子乙酸乙酯萃取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卓越的抗炎活性,还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说明覆盆子95%乙醇粗提取物经过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分级萃取后,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利用柱色谱层析法和高效液相分析等分离纯化手段对覆盆子乙酸乙酯部位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离纯化,共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对映-16α,17-二羟基-贝壳杉-19-羧酸、委陵菜酸、齐墩果酸、槲皮苷、金丝桃苷、椴树苷、β-胡萝卜苷、紫云英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其中化合物对映-16α,17-二羟基-贝壳杉-19-羧酸和委陵菜酸为首次从覆盆子中分离得到。(4)覆盆子中提取得到的黄酮苷类化合物(槲皮苷、金丝桃苷、椴树苷和紫云英苷)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NO抑制作用,并呈现浓度依赖性;其中,椴树苷具有极好的抗炎活性,当浓度为100μg/m L时,其NO释放抑制率为30.4%,接近于50μg/m L地塞米松(DXM)的抗炎效果。研究表明椴树苷可能是通过巨噬细胞内MAPKs/NF-κB信号转导通路,抑制TNF-α、iNOS、IL-6 mRNA等相关基因转录从而进一步抑制NO及相关炎症因子的产生,最终起到抗炎作用。(5)通过MTT实验,探讨了从覆盆子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对4种肿瘤细胞和1种正常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尤为显著,并表现出较强的细胞选择性。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委陵菜酸抑制MCF-7细胞增殖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G0/G1期阻滞来实现的。委陵菜酸能够促使MCF-7细胞内ROS的产生,过量的ROS会攻击线粒体,使MCF-7细胞内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下降而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同时,委陵菜酸能够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导致细胞凋亡。另一方面,ROS水平过高能够触发NF-κB途径和MAPKs途径,其中,委陵菜酸能够下调细胞内p-p65和p-ERK的蛋白表达,进而调控下游的信号分子转导和相关的基因转录,如CDK4和Cyclin D1等,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和G0/G1期阻滞的发生,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6)通过水提醇沉法并经过脱色、脱蛋白处理得到覆盆子果实粗多糖F-Ps和覆盆子叶粗多糖L-Ps,对这两种多糖进行活性(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覆盆子叶粗多糖的活性优于覆盆子果实粗多糖,因此对覆盆子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8℃,时间为3 h,液固比为30:1。在此条件下,覆盆子叶粗多糖平均提取率为9.57%,与理论相符。对提取得到的覆盆子果实粗多糖和覆盆子叶粗多糖进行理化性质比较分析以及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对得到的覆盆子果实纯化多糖F-Ps-3和叶纯化多糖L-Ps-1进行分子量测定及单糖组成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覆盆子果实粗多糖洗脱曲线的主峰为0.3 M NaCl洗脱得到的峰F-Ps-3,其相对分子量为81 kDa;而叶粗多糖洗脱曲线的主峰为蒸馏水洗脱得到的峰L-Ps-1,其相对分子量为17 kDa。覆盆子果实纯化多糖F-Ps-3的各单糖摩尔比为L-鼠李糖∶L-阿拉伯糖∶D-木糖∶D-葡萄糖∶D-半乳糖=4.21∶14.72∶1.63∶1∶3.22,其中L-阿拉伯糖构成了主链的核心区域;覆盆子叶纯化多糖L-Ps-1各单糖的摩尔比为L-鼠李糖∶L-阿拉伯糖∶D-木糖∶D-葡萄糖∶D-半乳糖=2.47∶4.75∶4.12∶1∶2.48,其中L-阿拉伯糖和D-木糖构成了主链的核心区域。
其他文献
<正>在2003年金秋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上,马静雯以梅派名剧《穆桂英挂帅》的“捧印”一折夺得金奖桂冠,给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一提的是,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大众文化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传统民族社会原有的文化边界正在日益消解。长期依附于泉州地区俗礼科仪的提线木偶戏
<正>深部找矿的背景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旺盛,一些大宗矿产、稀缺有色矿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现有产出25种主要金属矿产的415座大中型矿山中,192座(占46.
<正>南部新城开发建设是未来南京城市整体发展的重点,是给南京整个城市发展规模、形象、效益带来新格局的点睛之笔。新城以高水平、高标准、高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致力于打造成
以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以大学英语教师课堂用语为语料,从语气、情态动词和人称三个层面对话语的特殊类型(课堂用语)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发现,
针对现有的圆形铝熔炼炉,结合铝熔炼炉熔炼过程的特点,在铝熔炼炉热平衡测试的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铝熔炼炉数学模型,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实现燃烧空间和熔池的耦合
采用KrF脉冲准分子激光器烧蚀高阻多晶Si靶,分别在液氮冷却至200K的高定向石墨(HOPG)和单晶Si(100)衬底上制备分散单晶Si纳米颗粒。采用拉曼谱(Raman)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美国脱口秀节目发展较早,节目数量较多,相对比较成熟。而中国电视脱口秀节目虽然起步晚,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美脱口秀节目具有不同的生存土壤,面对不同的收视群体,这
本文从贩毒案件侦查中证据的收集、分析和运用的角度出发,将重要证据进行侦查扩线深挖。通过收集、分析具体的证据,梳理出一条集物质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为一体的证据链,从而
本调查报告对武汉地区重点高校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