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功能性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治疗前后痉挛性膀胱患者记录五天排尿日记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包括充盈末最大膀胱容量、排尿期逼尿肌最大压力、尿流动力学曲线、尿道最大闭合压等数据。排尿日记内容包括每次排尿时间、每次尿量,并根据记录内容计算出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排尿量、日最大排尿量。使用T检验对治疗前后数值比较,以判断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结果比较显示:治疗后较治疗前最大膀胱容量增大、排尿期逼尿肌最大压力减小,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大尿道闭合压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排尿日记计算结果显示日平均排尿次数减少、日平均每次排尿量增加、日最大排尿量增加。治疗前后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入选试验的患者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本实验显示功能性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有一定的疗效,改善尿频等症状,主要通过抑制逼尿肌兴奋性,增大最大膀胱容量来实现。
其他文献
期刊
背景:  纳米尺度的药物递送体系,能够穿透肿瘤区域不健全的血管,通过EPR效应在肿瘤部位富集,成为抗肿瘤药物体内递送的重要工具。胶束型纳米颗粒作为抗癌剂的药物输送系统已被
目的:   研究普罗布考对高糖及LPS作用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IL-18、IL-6、CTGF和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表达的影响   方法:   1、实验动物:清洁级SD雄性大鼠,体重120-
目的:   观察肿瘤干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CD44、CD133在淋巴结转移组喉癌、转移淋巴结及非淋巴结转移组喉癌的组织细胞中的表达率,初步研究肿瘤干细胞在喉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