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工合成的化学品越来越多,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水质标准对于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我国目前的水质标准大都是直接参考或引用国外的标准而来的。水质基准是水质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质标准制定的重要科学依据。而水质基准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推导而来的,不同的水质特征和生物区系特征推导得出的基准值不尽相同,因此各个国家采用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水质基准也稍有差别。我国水质基准的研究刚刚起步,制定适合我国生物区系和水质特征的水生生物基准是我国环境管理的当务之急。本论文首先对比研究了几种常用的水质基准推导方法;然后以环境中广泛存在的2,4-二氯酚(2,4-DCP),2,4,6-三氯酚(2,4,6-TCP)和五氯酚(PCP)三种优先控制污染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H值对三种氯酚毒性的影响,并应用一种常用的物种敏感度权重分布曲线法推导出三种氯酚关于pH的水质基准函数;接着研究三种氯酚混合急性毒性;同时研究了三种氯酚对生态系统的单一及混合生态风险。水质基准推导方法的比较性研究结果显示: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均可以较好的拟合毒性数据,推导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直观上看,非参数bootstrap方法对数据的拟合最好。虽然参数方法对数据的拟合稍有差别,但大部分情况下拟合较好(R2>0.9),没有明显的差别。以大型蚤和斜生栅藻为测试生物,研究pH值对三种氯酚毒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4-DCP,2,4,6-TCP和PC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结合文献报道的pH对毒性的影响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推导出三种氯酚关于pH函数的水质基准。在pH=7.8时,2,4-DCP,2,4,6-TCP和PCP急性基准值分别为286.20μg/L,341.53μg/L和11.39μg/L;慢性基准值分别为16.25μg/L,50.61μg/L和3.90μg/L。三种氯酚对大型蚤的混合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数学模型方法预测混合毒性是可行的、有效的;并建立了三种氯酚两两混合效应与浓度的函数关系。浓度叠加和相对毒性潜力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氯酚对大型蚤的二项混合毒性;但却低估了氯酚对大型蚤的三项混合毒性。三种氯酚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2,4-DCP和2,4,6-TCP的单一化合物的生态风险较小,极端情况下(最大暴露浓度)下,5%水生生物受到影响的概率分别为3.48%和3.74%。PCP在一般情况(中等暴露浓度)和极端情况下,5%水生生物受到影响的概率分别为5.99%和21.36%。三种氯酚的混合物在中等暴露浓度和最大暴露浓度时,5%水生生物受到影响的概率分别为12.72%和49.83%;尤其是PCP,它对混合风险的贡献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