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供给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shelll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库区农业人口比重大、经济水平低下、生态环境脆弱、水环境形势严峻。随着库区后期规划的实施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尽管在污水处理设施上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但库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欠发达的经济水平和落后的环境意识,使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供给的瓶颈凸现,严重制约了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本文依托国家“十一五”水专项,以三峡库区重庆段15个重点区县为研究区域,以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为库区典型村落,采取理论与实证结合、调查与统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对比与分析结合等方法,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特性及供给模式,探讨了三峡库区农村污水处理和农户水环境意识对污水处理设施供给的影响,重点从三峡库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供给现状和制约其供给的瓶颈,剖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供给困境,并从污水处理与设施供给的耦合角度,探索了破解困境的途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统计分析表明,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其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明显增加,各区县生活污水有处理设施人口比例仅为0~8.13%,其余为无下水、无处理设施。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比例最高的是经济相对较发达的渝北区,而万州区、奉节县几乎没有任何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三峡库区经济较发达的区县已成为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的重点区域,急需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设施供给的长效机制。(2)实证分析表明,重庆市九龙坡金凤镇属典型的山地环境且村民居住分散,污水处理技术工艺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村民居住分散而且要考虑山地环境。该镇设计的4种污水处理工艺充分考虑了村民的居住特点和当地的山地环境,且经济实用,操作简便。但该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依托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试点,具有项目导向性,其资金的来源全由政府财政供给,因此建设很快且目前运营良好。(3)理论分析表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具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等自然属性;在经济属性上表现为资产的专用性、产权的混乱性与外部性。结合对其公共物品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研究,其主要供给主体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设施的供给表现为:县级以上政府在追求GDP的政绩考核下,缺乏供给动力;对乡镇基层政府而言,供给难度大,不愿供给;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号召能力退化,对于其供给显得无能为力;由于村民有“搭便车”的思想,认为其供给是政府的责任而依赖政府供给。国外发达国家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供给中积累了很多先进的经验,主要有加强立法、强化政府责任。(4)问卷调查表明,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供给有赖于村民生活污水处理意识的提升。在对该区域村民环境意识和对生活污水认知的调查研究发现:库区村民的环境知识、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三者之间不尽一致;环境保护的行为大多还只停留在“呼吁”层面,要真正将保护环境的观念转化为保护环境的内在动力和自觉行为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村民对农村生活污水的认知程度较低,而村民作为设施的主要供给主体,其参与的积极程度与设施供给的有效性密切相关,成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供给的主要障碍。(5)理论分析表明,权力延伸程度的局限、污染主体的有限理性、信息手段的落后、“熟人社会”格局的规束、制度机制的缺失和第四权力的“缺位”是构成各个参与主体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信息“鸿沟”,它们制约着各参与主体参与供给的积极性,从而成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供给的重要瓶颈。(6)以耦合理论为视角,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设施供给的耦合动力出发,以立法与监管模式、教育与宣传模式为耦合保障,从财政为主,主体多元的筹资模式、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建设模式和产权明晰,权责一致的管护模式进行了耦合路径设计,以破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供给困境。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的内容从污水的产排特征、处理技术工艺等,延伸到处理设施供给和管理制度创新,拓宽了农村污水的处理与管理内涵。运用环境管理学、技术经济学、社会行为学等学科知识,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调查与统计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比与分析相结合的多维方法架构,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供给的“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为主线,探寻适合库区山地村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供给的长效机制。从农村生活污水产排特征、处理工艺与设施特性出发,研究了三峡库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供给困境,并从耦合动力、耦合保障与耦合路径等视角,探寻了破解污水处理设施供给困境的方法。但限于时间与条件,本文未能对耦合动力、耦合保障与耦合路径等进行实例量化,将在今后的继续研究中予以加强。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以及IT技术水平的提升,中国民航信息系统所使用的系统功能与业务链也随之增加,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也相应增大。因此,在产品测试的过程中,定期对现有功能进行全面的兼容性测试,成为了安全生产平稳运行的基本要求。考虑到这类兼容性测试的内容相对比较稳定,测试场景变化不大,可以采用自动化测试的方式来进行。与手工测试相比,软件自动化测试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提高测试效率、测试覆盖率并节省很多时
本文以一战时期的《战争画报》为研究案例,以新闻图片中的女性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和历史研究的角度,对《战争画报》这一时期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战争画报》
本研究利用遥感技术,采用Landsat TM和资源三号卫星分别在1994年和2012年取得的遥感数据,对新疆北屯地区地形地貌、地表水地下水分布以及地质环境等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进行
大跨度空间结构主要包括网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薄膜结构、充气结构等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灵活多变,造型或震撼、或优美,因而成为各种大型公共建筑首选的结构形式
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功能及养分循环的关键影响因素,对土壤质量变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研究了干旱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季节动态。结
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自觉性提出更高要求。ARCS动机模型能够深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为的教
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对河南省2006-2010年煤矿企业安全投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计算和分析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安全教育、劳保用品、日常管理及其他六种影响因子费用投入与
当今国际交流日益密切,教育国际化已成必然趋势。来华学习的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选择民办高校学习的留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多。如何高效解决留学生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是促进民办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农村发展萧条,农业生产萎靡,农民生活艰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间段。中国究竟向何处发展去是个紧迫的问题。因此,为寻得答案,知识分子,政府机关等均进行
大多数植物共生菌对植物生长繁殖不可或缺,天麻与蜜环菌就属于这种重要的营养共生关系。作为天麻体内普遍存在的两种共生真菌,开展天麻内生真菌与蜜环菌间的相互作用对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影响的研究,将能更准确的发现天麻内生真菌在其宿主中的代谢特点。本文采用不同培养方式对来自云南昭通天麻的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T2-19)与蜜环菌(Armillaria sp.)共培养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