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五大工程塑料的一种,聚碳酸酯(PC)具备优异的冲击强度、透明性、染色性、耐老化性、耐疲劳性及电绝缘性等性能,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工业、汽车工业、建筑业、机械纺织工业、航空航天产业以及医疗器械等各个方面。但由于分子主链结构的限制,聚碳酸酯的加工条件相对苛刻,制品本身对缺口敏感,耐刮痕性较差,容易受到某些有机溶剂的侵蚀,耐环境应力开裂能力仍需提升。本文主要从聚碳酸酯的熔体加工性能入手,通过伽马辐射引入长链支化结构并对其拓扑结构及性能的变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论文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1、在二官能度单体二乙烯基苯(DVB)存在条件下,利用其丙酮溶液将线性聚碳酸酯溶胀,然后进行伽马辐照产生自由基,进而引发自由基反应从而引入长链支化结构。利用排除体积色谱配合多角激光光散射(SEC-MALLS)和流变学方法对制备的长链支化聚碳酸酯(LCB-PC)进行表征。SEC-MALLS数据表明长链支化聚碳酸酯是由线性分子链和长支化链共同构成,诸如复数粘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角等流变学曲线表明长链支化聚碳酸酯的熔体强度的到了明显提升,分子链松弛时间大幅增加,松弛模式发生变化。2、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长链支化结构的引入对聚碳酸酯热力学行为的影响,采用调制模式(MDSC)肖除热历史对样品的影响,同时明确区分了玻璃化转变及热退火过程中的焓松弛,借此研究了不同退火时间对线性及长链支化聚碳酸酯热力学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长链支化结构对聚碳酸酯耐环境应力开裂(ESC)性能、拉伸性能及冲击性能影响的研究也在同步进行,以获得对材料的全面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