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册会计师行业属于高端服务业,是社会诚信链条的重要一环,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是实现行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支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监管部门、市场和公众对行业执业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行业发展迫切需要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据统计,截至2017年末,我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8461家,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超过了 8000家,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着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重商业利益轻质量控制、低价格竞争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正常发展,损坏了行业的社会声誉。因此,为了平衡和发展中小型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就必须针对当下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制定相应对策,从而推动和规范我国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JN会计师事务所,首先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审计质量控制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对审计质量控制基本理论和相关规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从而确定了本文理论基础;其次,对该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现状以及问题进行了描述和探讨,并对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剖析。最后,基于组织文化导向作用、全面质量管理中全员参与以及激励因素等原理,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改进策略,以为其他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借鉴。本文旨在通过对控制环境、企业内部文化、阶段管理、人员管理等全方位的分析,为审计质量控制改进提供合理的建议,JN会计师事务所的问题在业内也存在一定普遍性,因而还可以为改善J省其他类似的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