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各地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课程中,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育人目标,即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素养作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公共参与既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实践结果。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十九大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公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为保障人民当家做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意义重大。本文首先阐述了在思想政治课中培育公共参与素养的目标,这一内容起着引领导向作用,只有在目标的引领下才能更好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目前公共参与素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笔者又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一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在目标引领下发现问题,究其所因,又是对下一部分提出解决措施起了铺垫作用。最后一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策略”是本文的重中之重。笔者从四个角度来论述培育路径,一是政治教师提高自身公共参与素质,二是教材挖掘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三是社会实践强化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四是考核评估重视学生公共参与素养。这四大策略可操作性强,具有针对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