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结构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k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烯酸酯压敏胶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压敏胶粘剂,这类压敏胶以溶剂型与乳液型为主。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与应用已比较成熟。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由于不用溶剂,无污染,操作方便,安全等优点,具有极快的发展速度,但是普遍存在着内聚力不足、耐水性差、剥离强度和初粘力不够等缺点,其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而核-壳结构改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选用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非离子乳化剂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OP-10)作为复合乳化剂,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实验首先进行核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得到种子乳液,再将壳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通过预乳化半连续滴加工艺滴加到种子乳液中,使其在核乳胶粒周围继续进行聚合反应构成壳层。 探讨了乳化剂、单体组成、引发剂、聚合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乳液聚合稳定性、乳液外观以及乳液压敏胶粘合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聚合反应控制在80℃~82℃,乳化剂SDS:OP-10复合比例为2:1,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时,聚合反应稳定进行、絮凝量少、乳液外观细腻呈现出明显的蓝色荧光。单体MMA:BA:2-EHA质量比为5:36:52,同时在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4%用量的丙烯酸(AA)和3%用量的丙烯酸-2-羟乙酯(2-HEA)作为改性单体,此时实验所得丙烯酸酯乳液用作压敏胶各项性能优良。 对乳液共聚物进行DSC测试,DSC曲线在82.6℃,31.5℃,-46.7℃时出现了三处明显的转变,分别对应核聚合物、过渡区以及壳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说明本实验所合成的乳液压敏胶具有较为明显核壳结构。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CCL5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地区结核病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宁夏回汉族人群(健康人群)CCL5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  方法:采用病例(case)-对照(control)的研究方案,选择宁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