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姓王研究在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历代封建王朝中,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巩固皇权,除了以血亲远近直接分封同姓诸王外,还会分封一些异姓王以达到屏蔽社稷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讲,异姓王的分封与皇权政治是相抵触的,因而一朝之内,异姓王的分封多局限于一段时期。并且,一旦异姓王的权力、地位提高并直接威胁到皇权时,皇帝就会采取一些措施,如翦除异姓王,或削藩等来维护和巩固皇权统治。 唐代与其它朝代略有不同。从唐初到唐灭亡,异姓王的分封一直存在,并且曾一度达到王爵泛滥的程度。其封王数量之多,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也是比较突出的。但是,在过去的唐史研究中,对唐代异姓王的关注却较少。除了在一些有关唐代官制、政治史以及民族关系史的论述中,可以偶见一些零星的有关异姓封王的论述外,涉及这方面的专门论述几乎没有。一方面,从唐代的异姓王分封制度本身来讲,它不同于以往的分封制度,异姓王王爵本身除了奖功酬劳以外,较少具有如它朝异姓王一样的实权,即唐代的分封制度不是裂土分封,相应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较少。另一方面,唐后期的叛乱情况,多是与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等社会政治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因此传统的唐史研究多从这两方面去探讨唐代政治,而忽略了藩镇首领多为异姓王这一事实,从而使唐代异姓封王与唐代政治之间的关系显得不那么明显。 就笔者来看,唐代异姓王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对唐代政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与唐代的政局变动、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重大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对唐代的异姓王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政治历史发展及其变动的过程。 笔者对唐代有关异姓王的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后,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上编为唐代异姓王概论,涉及唐代异姓王问题的提出及异姓王含义的界定、分封方式及分类、异姓王所享有的权利和分封的原因、目的等;下编为唐代异姓王与唐代政治,主要探讨唐代的异姓王分封与唐初、李武政权交替时期和唐后期政治之间的关系。在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得出结论,认为唐代的异姓王分封呈现出阶段性、间断性等规律性变化,并且从唐代异姓王与唐代政治之间的关系来看,异姓王的分封始终是服务于皇权统治的,是维护和巩固皇权的一种手段。异姓王分封在与皇权发展的强弱互动之势中,对李唐皇权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