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全球运输服务的节点,港口日益成为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汇聚的中心;国际港口激烈的竞争,迫使港口实现市场化运作;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港口运作更加高效;港口规模的大型化,港口企业的国际化,港口运作的民营化,港口管理的科学化。这一系列的变化使港口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加入WTO以来,更广、更深地参与到了国际市场竞争之中,国内外贸易量快速增长,为港口产业发展开拓了巨大的空间。但随着港口规模不断扩大,各港的发展出现水平不一、定位雷同、功能重复、腹地交叉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港口间的无序竞争,对于区域港口和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从长远来看,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港口的建设不能只依靠简单的规模化发展,而应在一定区域内组建成港口群体,实行内部与外部的联动发展战略,特别是在港口群内应努力实现港与港之间的横向联动发展,在各自优势上依存互补,避免恶性竞争,最大程度地发挥集群效应,提高港口群的整体活力与竞争力。本文以协同管理思想和港口竞争合作理论为指导,结合以重庆港为中心的三峡库区港口群的实际,从战略高度规划了库区港口群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港口群一体化的联动模式和实现机制。本文在概括了港口群联动的概念、条件和类型的基础上,从港口群的战略联动、信息联动和运营联动三个方面出发,对港口群内部港口的联动模式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三峡库区港口群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其联动发展的关键制约及其具备的现实基础,将之前的模式研究与三峡库区港口群的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其发展的联动模式,即重庆港一体化集团式战略联动模式、重庆港集团集中式信息联动模式及面向客户服务的重庆港集团运营联动模式,阐述了这三个模式的内涵、目标和特点,并对它们的实现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力图解决实际存在的复杂港口群协同管理问题,探讨港口群联动模式及其实现机制,从而提升港口群整体竞争力,促进重庆的港口,乃至长江中上游地区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最终形成港口物流服务业的规模效应,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