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藏药材麻花艽及其体细胞杂种齐墩果酸合成关键酶-β-amyrin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其功能鉴定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sarsarahluck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次生代谢产物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及转化是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的研究热点。通过超量表达相关限速酶基因,来提高目标代谢物产量是植物代谢工程的主要策略之一。由于大多数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网络关系复杂;克隆基因及其功能鉴定的有效方法还较少,且非常耗时、效率低,结果所获得的次生代谢途径中的相关基因较少。目前,在基因水平上萜类合成途径研究较为清楚,三萜类代谢途径中的一些基因已被克隆,但有关中药材有效成分合成相关基因的发掘才刚刚开始。高寒藏药材—麻花艽主治黄疸性肝炎、胆结石等疾病,其野生资源匮乏。狭叶柴胡是著名的抗病毒感冒中药材。利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可转移并提高药效成分含量,实现药用成分合成基因在不同科、属、种间的相互转移。本实验室已获得齐墩果酸含量高的狭叶柴胡与麻花艽体细胞杂种,克隆了杂种的齐墩果酸合成关键酶—β-amyrin合成酶基因片段(蔡云飞博士论文,2006),但是,有关β-amyrin合成酶全长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体细胞杂种中的存在形式尚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齐墩果酸是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化合物,是抗肝炎的有效成分之一。β-amyrin是齐墩果酸合成的前体物质,β-amyrin经氧化和羧化反应使28位C-上的烷基变为羧基,形成齐墩果酸,二者仅存在一个基团的差异。β-amyrin合成酶为氧化角鲨烯环化酶(OSCs)家族的一员,是合成β-amyrin及其下游产物齐墩果酸的关键酶。本研究以麻花艽、狭叶柴胡及其体细胞杂种为材料,开展抗肝炎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合成关键酶—β-amyrin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功能鉴定及其在体细胞杂种中的存在形式的研究。首次分离了麻花艽、狭叶柴胡及其体细胞杂种的9个β-amyrin合成酶的全长新基因;完成了β-amyrin合成酶GsAS1和GsAS2在原核大肠杆菌、真核酵母中的功能验证;实现了GsAS1和GsAS2对麻花艽胚性愈伤组织的转化,获得了齐墩果酸含量高的转基因植株,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植株及后代齐墩果酸代谢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本文系统地分析了β-amyrin合成酶基因在狭叶柴胡与麻花艽体细胞杂种中的存在方式、表达模式及其与齐墩果酸含量的关系,发现体细胞杂种的β-amyrin合成酶基因均来源于麻花艽,其表达水平与齐墩果酸含量关系密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体细胞杂种中齐墩果酸代谢的调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了在诱导子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下,齐墩果酸代谢途径中相关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发现了MeJA通过诱导β-amyrin合成酶基因的过量表达来提高齐墩果酸的含量,从而证明了该基因为麻花艽及其体细胞杂种齐墩果酸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利用改进的气相色谱-质谱(P&T-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鉴定了中药材水母雪兔子和盐地风毛菊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首次在盐地风毛菊中发现了2个未知成分,为中药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过程及实验结果包括:1.齐墩果酸合成关键酶—β-amyrin合成酶基因的克隆采用RACE-PCR技术,从麻花艽、狭叶柴胡及其体细胞杂种2Q、3Q、3Q1’中分离了9个β-amyrin合成酶基因的全长cDNA,分别命名为:GsAS1(Genbank号为FJ790411)、GsAS2、Bs AS、GsAS1a、GsAS1b、GsAS1c、GsAS2a、GsAS2b、GsAS2c。序列分析表明,它们的ORF核苷酸长度分别为:2268bp、2277bp、2289bp、2268bp、2277bp、2268bp、2277bp、2268bp、2277bp。分别编码755、758、762、755、758、755、758、755、758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均为88kDa。它们的蛋白质序列中均含有氧化角鲨烯环化酶家族成员的特征序列:即4个拷贝的QW阅读框[(K/R)(G/A)XX(F/Y/W)(L/I/V)XXXQXXXGXW]和1个DCTAE阅读框。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GsAS1/GsAS2为81.73%和81.13%;BsAS/GsAS1为78.90%和79.79%;BsAS/GsAS2为83.49%和89.11%:GsAS1a/GsAS1b/GsAS1c为100%;GsAS2a/GsAS2b/GsAS2c为99.96%和100%。上述9个基因的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3%和90.4%。系统树分析表明,上述基因均属于双子叶植物单功能的β-amyrin合成酶基因,氨基酸序列在进化上与人参、白桦、青蒿和紫菀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用上述基因引物对柴胡、麻花艽及其杂种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首次发现GsAS2、GsAS2a、GsAS2b、GsAS2c为没有内含子的β-amyrin合成酶基因。核苷酸序列比对发现,来自杂种的GsAS1a、GsAS1b、GsAS1c与麻花艽GsAS1序列完全一致;GsAS2b与麻花艽GsAS2序列完全一致;GsAS2a和GsAS2c与麻花艽GsAS2序列分别有1个和2个碱基的突变,但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一致,表明杂种的上述基因来源于供体,这些基因渐渗到了柴胡基因组中,并在杂种中表达。2.齐墩果酸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1)β-amyrin合成酶基因在麻花艽中的表达分析半定量RT-PCR和Real-time PCR分析表明,GsAS1和GsAS2在麻花艽叶片中高表达,在根和茎中的表达量甚微。GsAS1在叶中的表达量是根中的2.8倍,茎中的4.5倍;GsAS2在叶中的表达量是根中的5.1倍,茎中的4.2倍。2)麻花艽体细胞杂种及其双亲齐墩果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及其与齐墩果酸含量关系选用β-amyrin合成酶、FPP合成酶、鲨烯合成酶、鲨烯环氧酶和环阿屯醇合成酶基因对杂种2Q、3Q、3Q1’及其双亲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β-amyrin合成酶和鲨烯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为:杂种3Q和3Q1’高于双亲,2Q低于双亲及3Q和3Q1’。环阿屯醇合成酶基因(分支途径基因)表达水平:2Q高于双亲及3Q和3Q1’,3Q1’低于双亲及3Q和2Q,表明,3Q和3Q1’合成β-amyrin能力高于2Q。不同杂种中齐墩果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基因表达水平在不同杂种中亦存在明显差异。HPLC分析表明,麻花艽、狭叶柴胡及其杂种2Q、3Q、3Q1’齐墩果酸含量分别为0.195、0.129、0.108、0.473、0.350 mg/g,其中,2Q含量最低(低于双亲及3Q、3Q1’),3Q最高,3Q和3Q1’高于双亲。表明,3Q和3Q1’的β-amyrin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高,其齐墩果酸含量高,2Q的β-amyrin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低,其含量亦低。由此而知,杂种齐墩果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与其含量呈正相关。3)诱导子MeJA对麻花艽齐墩果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及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克隆齐墩果酸代谢途径相关的10个基因:HMG-CoA合酶、HMG-CoA还原酶、GPP合成酶、FPP合成酶、IPP异构酶、鲨烯合成酶、鲨烯环氧酶、环阿屯醇合成酶、羽扇豆醇合成酶和β-amyrin合成酶基因片段,分析MeJA处理下,上述基因的表达变化。(1)不同浓度MeJA诱导的目标基因表达模式:选用0、20、50、100、200和500 uM的MeJA处理麻花艽愈伤组织,取处理24h的材料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20和50 uM下基因表达量高,为适宜的处理浓度。MeJA处理可显著提高β-amyrin合成酶基因及其上游途径的GPP合成酶、FPP合成酶、IPP异构酶、鲨烯合成酶和鲨烯环氧酶基因表达,对分支途径的羽扇豆醇合成酶和环阿屯醇合成酶基因影响不大。(2)不同时间MeJA诱导的目标基因表达模式:选用50 uM的MeJA处理麻花艽悬浮细胞系及其愈伤组织,分别取0h、6 h、12 h、24h、48h、3 d、5d的悬浮系及0h、6 h、12 h、24h、48h、4 d、7 d、10 d、14 d和21 d的愈伤组织进行半定量RT-PCR和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悬浮细胞系在MeJA处理6 h,β-amyrin合成酶、FPP合成酶和鲨烯合成酶基因表达上调,12 h达到最高,以后呈下降趋势。愈伤组织在MeJA处理6 h,β-amyrin合成酶基因表达明显上调,24 h达到最大,一直维持到10 d;鲨烯环氧酶基因表达亦略有上调,并维持到14 d;在MeJA处理24h,GPP合成酶、FPP合成酶、IPP异构酶基因表达明显上调,亦一直维持到14 d。环阿屯醇合成酶和羽扇豆醇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在6 h亦有略微上调,表明,MeJA对β-amyrin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最大,证实了该基因是齐墩果酸合成途径的重要关键酶基因。(3)MeJA处理麻花艽愈伤组织对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麻花艽愈伤组织在0.1 mMMeJA处理不同时间下的HPLC分析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齐墩果酸含量持续增加,在24 h-48 h间其增长率最高,到21 d时达到最高,为0.964 mg/g,比对照(未处理)增加5倍多。表明,MeJA能够显著提高齐墩果酸含量。(4)MeJA处理下β-amyrin合成酶基因表达与齐墩果酸含量的关系:MeJA处理12 h后,β-amyrin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高,齐墩果酸含量亦增加,表明,β-amyrin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与齐墩果酸含量呈正相关。4)水杨酸对麻花艽齐墩果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取50 uM水杨酸处理不同时间的麻花艽液体悬浮细胞系,对齐墩果酸代谢途径中主要的酶基因HMG-CoA合酶、IPP异构酶、FPP合成酶、鲨烯环氧酶、β-amyrin合成酶和环阿屯醇合成酶基因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仅有FPP合成酶基因表达在处理6 h时略有上调,其它基因表达没有变化,表明,水杨酸对齐墩果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没有影响。3.β-amyrin合成酶基因的功能鉴定1)原核细胞大肠杆菌的表达验证:构建了带有GsAS1与GsAS2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GsAS1和pET28(a)-GsAS2),转化到表达型菌株BL21中,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提取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均获得了分子量大小为88.0 kDa的β-amyrin合成酶谱带。Western-blot分析表明,亦获得了一条β-amyrin合成酶谱带。2)酵母真核细胞的表达验证:构建了酵母表达载体pPICZA-GsAS1和pPICZA-GsAS2,转入毕赤酵母X-33中,SDS-PAGE分析发现,转GsAS1和GsAS2的酵母菌与对照相比均含有β-amyrin合成酶谱带,分子量大小为88.0kDa,证明该基因为可靠的β-amyrin合成酶基因。气相-质谱法(GC-MS)测定转GsAS1和GsAS2酵母表达产物发现,酵母转化菌同β-amyrin标准品均在15.20 min处存在一个峰,该峰具有β-amyrin所具有的五环三萜结构:218(C环结构峰);203[m/z 218-CH3],证明GsAS1和GsAS2能够表达,其产物具有β-amyrin合成酶活性,可在酵母中直接催化底物2,3-氧化角鲨烯生成β-amyrin,而未转基因酵母未检测出β-amyrin。3)麻花艽胚性愈伤组织的基因转化:采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GsAS1和GsAS2的过表达载体(pK7WG2D-GsAS1和pK7WG2D-GsAS2)和RNAi载体(pK7GWIWG-GsAS1和pK7GWIWG-GsAS2)。利用基因枪法,将上述载体分别转入培养7d的麻花艽胚性愈伤组织(分化频率高,达90%以上),暗培养24h,在高浓度(50 mg/L)Kan下筛选出抗性愈伤组织。抗性愈伤组织在IB分化培养基上分化成苗后,用25 mg/L Kan进一步筛选再生植株,获得了111株抗性植株(GsAS1过表达系27株、GsAS2过表达系34株、GsAS1的RNAi系29株、GsAS2的RNAi系21株)。抗性植株总DNA用35S启动子引物进行PCR检测,GsAS1和GsAS2的过表达和RNAi植株转化频率分别为2.86%、3.13%、4.00%、2.94%。HPLC测定表明,GsAS1过表达植株齐墩果酸含量为对照植株的1.17-2.03倍,GsAS2过表达植株齐墩果酸含量为对照植株的1.67-2.46倍,GsAS2过表达植株齐墩果酸含量高于GsAS1过表达植株,而GsAS1和GsAS2的RNAi株系齐墩果酸含量比对照植株低很多。由此可见,GsAS1和GsAS2的过表达均促进了转基因植株齐墩果酸的积累,GsAS2的贡献较GsAS1大。4.中药材干植株材料化学成分的代谢谱研究水母雪兔子(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e)和盐地风毛菊(Saussurea lacostei)的水溶性物质代谢图谱分析表明,水母雪兔子中共检出29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盐地风毛菊中共检出24种VOCs,15种VOCs同时存在于两种材料中。首次在盐地风毛菊中发现2种新VOCs(a,a-二甲基-苯甲醇和1,8-亚乙基萘)。
其他文献
恰当判别体细胞同源染色体进而获得更准确的基本数据,是核型分析最关键的环节。经典核型分析难以准确做到同源配对而往往失于偏颇,基于原位杂交的核型分析突破了这个瓶颈问题
中国温泉资源极其丰富,拥有悠久的开发和利用温泉的历史。其中,基于王权之上的封建等级制度对温泉利用的演变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也正是中国温泉演变历史中的最基本特征。福州
语法歧义是由于句子成分的构造或关系而引起的歧义.韩国语语法歧义包括句子成分歧义、语法关系歧义和否定范围歧义三种.其中,语法关系歧义又可分为对等关系歧义、从属关系歧
同下村位于滹沱河东岸,灵寿县最南端,与正定县交界,距省会石家庄30公里,京昆高速正定西出口1.5公里,201省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有耕地4050亩,河滩地12
水稻的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和籽粒充实度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与糖代谢有着一定的关系。本研究选用了5个在有效穗、千粒重和籽粒充实度等籽粒库方面有明显差异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佛、道与老庄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玄学立足于<老>、<庄>讨论有无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之辩,并通过解注和阐发<老>、<庄>的形式表现出来.佛学
<正>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被研究得最多的散文之一,不但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如《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发表过文本解读的文章,还在《学术月刊》开辟过专栏
意识形态是指引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是人民赖以维系统一意志和行动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关系民心向背、政权安危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本文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