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我国出口创汇政策思路的引导下,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呈现出双顺差的现象。外汇储备逐年创新高,对冲外汇逐渐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途径。而从2013年开始,随着外汇占款的下降,中国通过对冲外汇向市场投放流动性渠道趋于枯竭。且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出现,企业的融资结构更加的多元化。同时在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实体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有所弱化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开始向价格型转变,此时,中国在借鉴其他国家的货币创新经验基础上于2013年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从而不仅丰富了货币政策工具还增强了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主动性和结构性。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政策利率不仅能传导到货币市场利率还能够有效地传导到债券收益率。在此背景下,本文进行了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中国债券收益率影响研究。本文首先在回顾和总结现有的文献之后,发现目前国内学者没有专门研究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债券市场影响的研究文献,因此本文将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和债券收益率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大创新。其后,本文结合创新型货币政策具体操作后债券市场反应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总结得出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于债券收益率的传导渠道。最后,通过事件分析法来实证分析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流动性投放操作和利率调整操作对于债券收益率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央行通过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释放流动性能够显著影响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使债券收益率显著下降。并且在信用债方面,债券等级越高,央行通过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释放流动性操作对其影响越显著。而央行上调或下调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操作都不能显著的影响债券收益率影响。由此,本文建议央行在使用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时首先应适当提高使用政策工具的透明度以增强市场经济主体对政策的适应性调整,从而提高中央银行对市场调控的有效性。其次要完善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担保品评价体系和风险规避机制以降低风险。最后要促进债券市场发展、完善利率走廊机制并积极主动的调节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以促进创新型货币政策利率调整操作的传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