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因子分析法以及T检验法,将我国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身体形态的年龄特征与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征紧密结合,对我国15-17岁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从指标模型、权重模型与均值模型三维勾画出我国15-17岁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经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单项和不同性别之间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
1、我国15-17岁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形态指标可分为身体围度因子、身体长度因子、身体宽度因子、身体成分因子和身体密度因子五大主成分,优秀男子运动员共筛选出15项身体形态指标,它们的因子载荷平均数为0.9254,优秀女子运动员共筛选出16项身体形态指标,它们的因子载荷平均数为0.900,均能较好的反映36项初选身体形态指标代表的全部信息,达到了筛选优秀运动员典型指标的目的。
2、根据因子分析载荷的大小,从每个主成分中选择符合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点和简单易行的指标为代表,建立了我国15-17岁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均值模型,其中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典型指标按权重模型中的权重大小为序,分别是胸围/身高×100、指距、髂宽、体脂%和克托莱指数,身体形态模型公式为Y1=0.48×(胸围/身高×100)+0.32×指距+0.10×髂宽+O.07×体脂%+0.03×克托莱指数;优秀女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典型指标按权重模型中的权重大小为序,分别是腰围/身高×100、小腿长A、髂宽/身高×100、克托莱指数和体脂%,身体形态模型公式为Y2=0.43×(腰围/身高×100)+0.35×小腿长A+o.12×(髂宽/身高×100)+O.06×克托莱指数+0.04×体脂%。经回代检验,模型可靠、有效。
3、我国15-17岁优秀男子单人操运动员较之混合双人操中的男子运动员具有以下身体形态特点:体型粗壮,体重和指距较大,大腿围、上臂紧张围较粗,下肢长和身高较高,体脂%和克托莱指数较大,其它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我国15-17岁优秀女子单人操运动员的腰围和胸围比混合双人操中的女运动员粗,上臂紧张围较大,上肢和跟腱较长,肩相对较宽,体脂%低,其它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4、我国15-17岁男、女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比较中,发现有体脂%等11项指标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胸围等7项指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男子运动员在上述各项指标的数据中均大于女子运动员,只有体脂%指标小于女子运动员。我国15-17岁优秀竞技健美操混合双人操的男子运动员和女子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比较中,两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的指标有7项,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有9项。本研究对我国15-17岁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模型的构建,为我国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身体形态方面选材起到良好的借鉴和帮助作用,对我国优秀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竞技能力综合评价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