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填充床内纳米镍粉在乙醇溶液中分散效果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evingo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催化技术是工业催化中一种新兴的前沿技术,具有高效、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易分离回收等优势。但由于纳米催化剂具有表面自由焓高和比表面积大,极易发生团聚,导致平均粒径大,对纳米催化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实现纳米催化剂在反应介质中的良好分散成为纳米催化过程的关键。本文利用超重力技术的强微观混合方面的优势,提出开展旋转填充床(RPB)内纳米颗粒在乙醇溶液中分散效果的研究,分别考察了搅拌反应器(STR)和RPB内的不同因素对其分散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 RPB内分散效果的经验关联式。主要结论如下:1.STR内纳米镍粉在乙醇溶液中分散效果研究。实验结果为:纳米镍粉分散后的平均粒径随着STR转速、搅拌时间增加而减小;随着肉桂醛(CAL)含量以及温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加;无论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纳米镍分散后其平均粒径均较中性条件小。获得了该体系下的较优的操作条件:纳米镍粉含量为1g/L,乙醇溶液300ml,转速为1500rpm,搅拌时间为2h,温度为403 K,pH=13,在该条件下,所获得的分散体平均粒径为 2.1 μm。2.RPB内纳米镍粉在乙醇溶液中分散效果研究。实验结果为:纳米镍粉分散后的平均粒径随着进料速率、RPB转速以及循环时间增加而减小;随着肉桂醛含量以及纳米镍粉含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加;无论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其平均粒径均较小。获得了该体系下的较优操作条件:纳米镍粉含量为10 g/L,肉桂醛含量为20%,转速为2850 rpm,搅拌时间为2 h,温度为293 K,pH=3,在该条件下,获得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1.2 μm。并建立了分散颗粒的平均粒径与不同因素之间的关联式:DN=70.161L-0.051N-0.363t-0.194p0.017C-0.012由此关联式计算得到分散颗粒的平均粒径值与实验值之间的误差在± 10%以内。
其他文献
阿利吉仑是一种新型相对分子量较小、理化性质稳定的非肽类直接肾素抑制剂,其克服了以往同类药物生物利用度过低、作用维持时间短、费用高的缺点。经多中心、多规模研究已初步
2016年3月,东南大学法学院联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成立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同年7月获批。2017年1月,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是最
翻转课堂是在课堂内外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兼顾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知识的构建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学生能够按照
目的研究在体外条件下,地塞米松和环孢素A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经地塞米松和环孢素A处理过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对于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的污染,更是不容忽视。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和科技发展较为落后,日常饮用水并没
教师应密切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创新应用微媒体数字化资源,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同时,应设计灵活多样的数学教学形式,激励学生踊跃参与,提升学习实效。基于此,对微媒体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