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物流空间是支持城市物资流动及货物运输的空间设施及其网络,包括以经济组织为主的城市物流企业空间和以实体空间为主的城市仓储设施空间两大部分。如今由于中心区地价上涨,大量物流企业和仓储设施不得不由城市中心区转移至城市郊区,即出现了物流蔓延(Logistics Sprawl)。然而在现有物流蔓延的研究中,缺乏对这一空间运动的多层次理解,多采用蔓延距离这一单一指标宽泛地将其表述为设施或企业郊区化。并且,物流企业空间和仓储设施空间本应该是互相支撑的互补空间,但是鲜有学者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单视角出发将二者割裂。基于此背景,首先重新定义了城市物流空间和城市物流空间蔓延的概念和内涵。城市物流空间由物流企业空间和仓储设施空间构成。城市物流空间蔓延是有方向性的空间运动,包括运动距离、运动方向、运动趋势和运动状态四方面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把城市物流空间蔓延分为离心离散化、离心集聚化和向心离散化3种模式。并以深圳市为研究案例,基于核密度分析、平均中心、标准距离等分析工具,从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对比二者空间分布和空间蔓延特征差异。其次,通过创新组合近邻分析、点距离和OD方法三个分析工具,识别由于物流蔓延导致二者空间匹配和不匹配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时间维度下,深圳市物流空间演变不是一成不变的。物流企业空间呈轴带式持续化蔓延,仓储设施空间呈蛙跳式斑块状零散蔓延。不同空间维度下,深圳市物流空间演变也不是一统化的。市域尺度下物流企业空间由离散化逐渐转为集聚化,向西蔓延蔓延16.68 km,仓储设施空间由集聚化逐渐转为离散化,向东蔓延0.40 km。市辖区尺度下两者呈多元两极化特征,即中心区内物流空间蔓延向集聚化方向发展,甚至演变为空间集聚;中心区外物流空间蔓延多表现为离散化蔓延,由此导致深圳市市域尺度物流空间呈现较大尺度的蔓延,并非整体物流空间呈现松散的蔓延结构。最后,部分市辖区内物流企业和仓储设施类型偏好不吻合,因此在市辖区物流空间蔓延呈低效的集聚和有效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