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智能气囊小夹板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部分参考。方法:根据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右前臂CT扫描数据,建立正常下尺桡关节三维模型。根据临床常见损伤类型,在正常模型基础上建立下尺桡关节横向脱位、背侧脱位2种脱位模型,并使用智能气囊小夹板对下尺桡关节横向脱位、背侧脱位进行复位。划分有限元网格后建立前臂高阶四面体网格模型,在Ansys 15.0软件中对下尺桡关节横向脱位、背侧脱位2种脱位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位移与压垫压强关系曲线并得出相应的骨组织与软组织压应力值,然后以等值线图的方式生成应力分布云图。结果:使用智能气囊小夹板复位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2cm时需将气囊压垫压强调整为16.5KPa,桡骨远端骨组织压应力值范围为2.7216~4.5911MPa,复位后局部软组织最大压应力为132.95KPa;复位下尺桡关节横向脱位0.5cm时需将气囊压垫压强调整为23KPa,桡骨远端骨组织压应力值范围为5.2826~7.8944MPa,复位后局部软组织最大压应力为150.27KPa。由于腕部软组织较少,使用智能气囊小夹板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在100N最大生理轴向载荷作用下,腕部的压应力值与其他部位比较明显偏大,压应力主要集中在桡腕关节处。结论:通过对智能气囊小夹板治疗下尺桡关节横向脱位、背侧脱位进行相关有限元研究,发现使用智能气囊小夹板可以纠正下尺桡关节脱位且无固定失效、皮肤压疮等弊端,可以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