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的崛起——对30年代左翼文学创作的反思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k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所着力探讨的,是左联作家(或与之创作思想接近的进步作家)作品中的"大众"形象.作者力图做到的,是以"大众"形象为切入点,结合30年代左翼文艺理论的发展,对30年代左翼文学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更加深入地探讨其成败得失,对如何理解、继承"左翼文学精神"做出有益的思考.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30年代文学对象向"大众"的转换,以及"大众"意识形态涵义的生成.第二部分阐述了30年代"文艺大众化"方向的确立,以及与此相应的创作方法上的变化.第三部分探讨了"大众"形象的功能及其对30年代左翼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造成了创作上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形成了难以逾越的"大众"樊篱.第四部分着力论述了超越"大众"的努力.第五部分仔细分析了30年代中后期一批年轻的左翼作家创作中的"大众"形象.
其他文献
土族民间刺绣是土族的传统民俗,展示了独特的图案纹样、构图方式、色彩和技法。独特的色彩处理方式和色彩搭配体现出典型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最著名、最独特的刺绣方法是盘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