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新生大鼠脓毒血症模型来观察S100A8/A9在肠道组织中的表达及炎症因子TNF-ɑ水平的变化,分析S100A8/A9在新生大鼠脓毒血症引起的肠道损伤中的作用,并观察双歧杆菌对肠道损伤是否存在保护作用,以期寻找潜在的肠损伤的标志物及可能的干预靶点。方法:选用128只Sprague-Dawley(SD)新生大鼠采用LPS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脓毒血症模型,雌雄不限,随机分四组:LPS组、双歧杆菌+LPS组、双歧杆菌组、空白对照组,每组n=32。LPS组:大鼠7日龄时腹腔注射LPS(100ug/kg)。双歧杆菌+LPS组:大鼠1日龄开始采用0.04g(含2亿个活菌)双歧杆菌灌胃(用PH7.4的生理盐水配制0.2ml/只),每天一次,持续一周,7日龄时腹腔注射LPS。双歧杆菌组:每只1日龄大鼠采用双歧杆菌灌胃,每天一次,持续一周;7日龄时腹腔注射LPS组等量生理盐水(NS)。空白对照组:大鼠7日龄时腹腔注射LPS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LPS/NS注射后2、6、12、24小时取样,每个时间点随机抽取8只采集肠道组织。使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肠道中S100A8、S100A9、TNF-ɑ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肠道S100A8/A9蛋白分子的表达。结果:Real-time PCR结果显示:(1)和空白对照组相比,LPS组大鼠肠道组织中S100A8、S100A9、TNF-ɑ的mRNA水平均出现明显升高。注射LPS后2小时S100A8mRNA开始出现表达升高(P<0.01),10小时左右达到峰值,此后至24小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S100A9mRNA变化趋势和S100A8相似。TNF-ɑmRNA于2小时后亦出现升高(P<0.01),至12小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此后平台期延续至24小时左右。(2)双歧杆菌+LPS组变化趋势较LPS组缓和,注射LPS后6小时S100A8mRNA表达量出现缓慢增加(P<0.05),并延续至12小时达平台期,但此时其表达量不及LPS组的二分之一,24小时开始出现下降趋势。S100A9变化趋势相似,24小时下降趋势较S100A8明显。24小时内TNF-ɑ的变化幅度略高于S100A8,但变化趋势基本保持同步。(3)双歧杆菌组大鼠肠道组织和空白对照组各炎症因子未见明显差异。结论:1、新生大鼠腹腔注射LPS构建脓毒血症模型能够诱发肠道损伤,且肠道组织中S100A8/A9表达水平和炎症反应程度呈正相关,提示S100A8/A9是参与脓毒血症肠道损伤的重要因子。2、双歧杆菌在脓毒血症所致肠道损伤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肠道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S100A8/A9表达来实现。3、S100A8/A9可以尝试作为新生儿脓毒血症肠损伤的标志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