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ATP数字量采集模块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iveboy0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缓解城市拥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各大城市新建或在建的线路中,大量应用现代化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保证了地铁线路快速、高效、安全的运营。而对车载防护系统数字量采集模块的研究和设计就成为本次毕设的课题。文章从介绍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发展入手,概述了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和结构。以车载防护系统数字量采集模块的任务需求为基础,分析了模块所应具备的输入输出,及其运行环境要求。对数字量采集模块的硬件平台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所采用DSP芯片以及外部配套电路如供电部分、通信部分、数字量采集部分等。采用汇编语言与C语言相结合的软件开发语言,以CCS软件为平台,利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在明确各个模块实现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数字量采集模块进行软件设计。最后对模块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以证明其功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对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实现了一个能够快速准确的将所采集到的数字量信息传输到车载防护系统运算单元的单元模块,以用于对列车进行控制。本研究课题应用计算机、通信、DSP、信息处理等多学科领域知识,是理论结合实际、技术研究与工程设计紧密结合的实际课题。最终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性能优良,所设计的数字量采集模块能完成预期的各项工作,且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停车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经常会为了找有空余车位的停车场而浪费大量的时间,不仅增加了个人消耗,也增大了环境污染。本文设计了一
现有关于道路行程时间的研究多是基于交通流理论或数据驱动方法进行道路行程时间估计和预测,这些方法往往无法分析影响道路行程时间的主要因素,且受限于所研究区域自身建成环境
基于转炉炉口光谱在转炉终点所呈现的规律,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光谱实时读写软件;针对转炉炉口光谱信息含有大量噪声,并对转炉终点判断及碳含量分析造成很大困难的问题,提出对
流形学习技术比较直观地挖掘出了隐藏在高维数据空间的内在几何结构,已成为高维数据分析、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文档分析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基于流形学习的判别方法
纳米流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热介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然而对于其传热机理的研究至今仍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结合目前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机理的研究进展,纳米流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