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梁書》共五十六卷,富含南朝詞語,是我們研究中古漢語的重要參考資料。本文選取《梁書》詞語作為研究對象,就是想脫離傳統史學的框架,運用語言學的觀點來揭示史書詞語的特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書》共五十六卷,富含南朝詞語,是我們研究中古漢語的重要參考資料。本文選取《梁書》詞語作為研究對象,就是想脫離傳統史學的框架,運用語言學的觀點來揭示史書詞語的特征,進而闡述《梁書》語言的時代風貌。考察《梁書》詞語有兩個角度:一是對比研究,即將《梁書》與其他相關文獻作對比,考證詞語的正誤,找寻異文的規律;二是個案研究,即對《梁書》中出現的新詞語、新詞義各作具體分析,揭示新詞新義形成的原因和出現的規律。在對比研究方面:首先,將《梁書》與《漢語大詞典》進行對比,考察該書詞語在大型字典辭書中的收錄情況。這樣做,既有助於辭書的重新修訂,也有助於表現《梁書》詞語的價值;其次,把《梁書》與《南史》進行對比,考察兩書的異文的同義替換形式——同義詞語、異文同義詞是不同文獻之間對同一事實的不同用詞方式,它能夠反映出詞義的變化規律,是語言學關注的重點。在個案研究方面:首先,排比《梁書》出現的新詞新義,並對這些新詞新義的類型、結構及其成因等進行考察,附帶討論《漢語大詞典》中有關這些詞語的訓釋情況。其次,考察《梁書》的論贊詞語。論贊詞語是六朝“清談鄉論”的產物,很多是鮮活的口語。研究《梁書》的論贊詞語能夠進一步補充中古詞庫,同時遗能了解當時受“清談”影響產生的人物審美取向。無論是對比研究還是個案研究,都旨在說明:《梁書》詞語是中古漢語詞彙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梁書》詞語,是重新整理《梁書》的必要前提。
其他文献
汉蒙平行语料库是包含汉语和蒙古语两种语言互译文本的语料库,它是蒙古文信息处理数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蒙平行语料库在语言的多个层面上呈现汉语和蒙古语的互译对照信
中文组织名是组织的专有名称。本文首次基于大规模真实文本,对中文组织名进行了宏观到微观、历时动态到共时静态的多角度考察研究。本研究将为中文信息处理提供有效资源和规
一般来说,混沌反控制(混沌化)的基本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离散时间系统反控制问题,第二类为连续时间系统、切换系统等的反控制问题。虽然这两类问题都可以将反控制的基
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在中心词驱动的短语结构语法理论框架内建立一个汉语中反身代词“自己”和量化名词短语的语用解释的约束条件体系。约束条件是指能够对某些语言现象进行歧义
论文由导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总结六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包括选题目的、前人研究概况、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研究材料的来源等内容。第一章着重介绍了国
普通话言语的发展:言语清晰度、音位对比及声学特征 本研究采用音位对比的分析框架研究讲普通话儿童的言语声的发展,研究中采用了临床中的两种角度:知觉任务和声学性质。
句子的自动分析与生成不仅需要句子组成成分的句法、语义知识,还需要句子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知识。《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简单谓动句句模研究》从蒙古文信息处理的实际需
装置艺术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继架上艺术和雕塑之后的又一次有效实验。文章从装置艺术的视角对苏州博物馆新馆主庭院做了再审视,通过装置艺术与园林设计的概念对比,
在岷江下游五通桥区境内采集了93个土壤样品,分析检测其重金属Pb的含量水平.在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以地统计学原理等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以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时期,在此过程中,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地方利益博弈成为常态。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之间的差异化逐步扩大,党政执行力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