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栓塞(PE)患者与COPD急性加重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COPD合并PE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上对COPD患者并发PE的诊断意识,及时诊治,从而降低病死率。[方法]本实验为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一病区COPD急性加重的住院患者共129例,其中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发现合并肺栓塞有64例,作为COPD+PE组;无合并肺栓塞有65例,作为COPD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制动/长期卧床、静脉血栓栓塞史),临床表现(咳嗽、胸痛、咯血、心悸、呼吸困难、晕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动脉血气(PaO2,PaCO2),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肌钙蛋白Ⅰ水平、脑钠肽水平之间的差异,并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危险因素:在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危险因素方面,COPD+PE组与COPD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肿瘤、制动/长期卧床、静脉血栓栓塞史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方面,COPD+PE组大于COPD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表现:在咳嗽、胸痛、咯血、心悸及呼吸困难发生率方面,COPD+PE组与COPD组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晕厥、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COPD+PE组大于COPD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辅助检查:COPD+PE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aO2与COPD组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PE组PaCO2与COPD组PaCO2比较,COPD+PE组PaCO2水平低于COP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PE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COPD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PE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COPD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PE组血浆肌钙蛋白Ⅰ水平与COPD组血浆肌钙蛋白Ⅰ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PE组血浆脑钠肽水平高于COPD组血浆脑钠肽水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OPD患者存在以下危险因素:既往静脉血栓栓塞史、恶性肿瘤、制动/长期卧床易发生肺栓塞。2.COPD合并PE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OPD患者出现晕厥,且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深静脉血栓,应高度怀疑PE的可能。3.COPD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急性加重,血气分析提示PCO2水平较基线值下降,血浆D-二聚体、BNP水平异常升高,需警惕PE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