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证人权利保障制度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_chengdu_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刑事诉讼证人权利与义务的严重失衡,现有法律对证人权利缺乏应有的保障,是造成我国证人出庭率低,庭审方式改革未能达到理想效果,抗辩式诉讼模式不能得以有效运作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国外许多国家相比,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人缺乏必要的诉讼关照,没有规定证人享有经济补偿权和拒证权,即使是现有法律规定的证人受保护的权利,也因为条文本身缺乏可操作性而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因此,本文在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典型国家的证人权利保障制度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对构建我国的证人权利保障制度提出了一些见解,包括建立完善的证人程序性权利保障制度和证人保护制度,设置我国的证人经济补偿权和拒证权,以期对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发展做出些许贡献。
其他文献
行政成本及其控制是行政法学研究领域中尚未被重视但又深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成本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普遍关注。对行政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自从德国学者创设物权行为理论以来,这一理论便成为各国倍受争论的焦点。关于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也是基于此理论之上。世界各国大体分为三个阵营:以法国为中心的相对意思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每一个人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环境,是社会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政策、家庭发展等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要议题,备受瞩目。
本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现代民法诠释学的特征、内容结构和教与学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初步完成了对现代民法诠释学这一全新的、体现实践智慧的民法学科的构建。现
在国际贸易和运输活动中,远洋运输的承运人往往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因为承运人占有着往往成为争议焦点的货物。围绕着货物,各种身份的人可能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向承运人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