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梁山铬铁矿地处柴北缘构造带,其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是柴北缘构造带演化的一个缩影。出露的超基性岩可以分为变质橄榄岩和堆晶杂岩两部分,其中堆晶杂岩中伴生铬铁矿矿体。测区蛇绿岩主要由超基性岩、辉长岩及滩间山群火山岩组成。总体上,由西至东分布出现超基性岩、辉长岩及滩涧山群火山岩,但局部地段超基性岩及辉长岩缺失。辉长岩一般呈岩脉产出,与超基性岩及滩间山群变火山岩呈侵入接触关系。超基性岩与滩间山群变火山岩常常呈北西向的断层接触。通过铬尖晶石的Cr#-Mg#图解,可以判别绿梁山超基性岩中的铬铁矿并没有落入经典的深海橄榄岩区域,而是落在了层状侵入体的位置,并且与辉石岩为标志的高压相堆晶岩伴生,它不可能形成于莫霍面以下的低度亏损地幔,应该是来自高度亏损地幔,铬铁矿与辉石岩为标志的高压相堆晶岩伴生,属于PPG系列的蛇绿岩,形成于岛弧或者是弧前盆地环境中,由此可见,落凤坡蛇绿岩形成于岛弧环境相关的构造背景,应属于SSZ型蛇绿岩。绿梁山落凤坡铬铁矿床成矿岩体堆积岩系包含有多个堆积旋回,该杂岩不是单一的分异作用形成的,而与开放岩浆房中新熔体的重复灌入有关。绿梁山落凤坡铬铁矿床属于早期岩浆矿床,是岩浆分馏结晶作用的产物。铬铁矿经过俯冲运动,侵入到加厚岩石圈时的温度为1123-1158℃,平均值为1139.54℃,压力为3.355-3.474GPa,平均值3.404GPa,氧逸度为FMQ-1.02 ~FMQ-2.09log单位,平均值为FMQ-1.731og单位。通过以上的温压条件结合野外地质特征,认为含铬铁矿的超基性岩向下俯冲到具超高压环境中的片麻岩和榴辉岩之间。绿梁山落凤坡铬铁矿具有明显的环带结构说明研究区铬铁矿经历了温度由高到低,氧逸度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反映了绿梁山蛇绿岩套的超镁铁质堆晶杂岩岩经历了高温高压的环境(低氧逸度),之后由于构造折返运动,被推覆到地表,定位为之后又经历了区域变质作用的演化过程(高氧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