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产品的功能及其系统越来越复杂,产品使用过程中的“黑箱化”现象越来越普遍。与以机械操作为主的传统工业时代的产品相比,现代产品变得更加复杂,容易导致产品使用障碍,甚至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到不知所措,这种现象在设计领域中被称为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认知摩擦。通过调节认知摩擦可以提升产品的可理解性、信息交互的有效性和产品的操作效能,从而提升产品的可用性;进而避免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如困惑、迷茫、烦躁等情绪,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本次研究中,首先,阐述了认知摩擦的概念,厘清了认知摩擦与认知差异、认知负荷、误操作等相似概念的区别;分析了认知摩擦的普遍性、两面性、可调性和可测性等特点;提出从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两方面对产品界面设计中的认知摩擦进行测评。其次,根据用户模型、设计模型、系统表象三个模型之间的关系探究认知摩擦的成因,将成因分为内核性成因、外显性成因和保障性成因三类。并将内核性成因和外显性成因确定为本次研究的重点。第三,在认知摩擦成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用户需求、交互流程和交互方式三方面提出认知摩擦调节的策略,并提出了基于认知摩擦调节的产品界面设计流程。第四,以破壁料理机的操作界面为例进行设计实践,并对改良前后的产品界面进行认知摩擦测评,验证认知摩擦调节策略是否可以有效调控产品的认知摩擦程度,达成提升产品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的目标。本次研究在理论方面,进一步厘清了认知摩擦的概念,分析了认知摩擦成因,提出了认知摩擦调节策略和基于认知摩擦调节的设计流程;在设计实践方面,通过对破壁料理机操作界面的改良设计,验证了相关研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完善了认知摩擦理论,并为相似产品的界面设计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