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B2正调控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的机制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Th17细胞(Type 17 helper T cell,Th17 cell)属于辅助性CD4+T细胞亚群,在炎症性疾病、宿主感染的免疫防御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Th17细胞分泌的IL-17A和IL-17F是主要效应分子,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t,RORγt)是调控Th17细胞分化、分泌炎性细胞因子进而发挥功能的关键转录因子。已有研究证实RORγt存在多种方式的转录后修饰,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p300和HDAC1可以调控RORγt的乙酰化从而影响Th17细胞分化与功能。PHB2属于prohibitin蛋白家族,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功能的发挥常依赖于其在细胞内的定位。研究发现在细胞核内,PHB2具有调控转录因子的作用,在肌细胞分化过程中PHB2可以与成肌分化因子(myogenic determination factor,Myo D)和肌细胞增强因子2(myocyte enhancer-binding factor 2,MEF2)相互作用,抑制Myo D和MEF2转录活性进而抑制肌细胞分化。还有研究发现PHB2高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膜表面。课题组在之前的研究中也初步证实PHB2具有正调控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作用,但机制尚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研究目的:探讨PHB2正调控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的具体机制。研究内容:(1)免疫荧光实验分析PHB2和RORγt细胞内的定位。(2)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Th17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PHB2、HDAC1、RORc、IL-17A及IL-17F基因m RNA表达水平。(3)Flag-RORγt-Jurkat稳转细胞株和Th17细胞中过表达或敲减PHB2后,免疫印迹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HDAC1、RORc、IL-17A、IL-17F蛋白和基因m RNA水平。(4)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PHB2、HDAC1和RORγt三者相互作用。(5)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PHB2和MDM2,MDM2和HDAC1相互作用。(6)PHB2对HDAC1泛素化水平及蛋白稳定性影响(7)PHB2和HDAC1对RORγt乙酰化水平影响(8)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PHB2、RORc、IL-17A、IL-17F基因m RNA表达变化。研究结果:(1)PHB2和RORγt可以共定位于细胞核内。(2)Th17细胞诱导分化早期PHB2表达升高,HDAC1下降,RORc、IL-17A、IL-17F随之升高后下降。(3)Flag-RORγt-Jurkat稳转细胞株和Th17细胞中过表达PHB2后减少HDAC1蛋白水平,增加RORγt蛋白和m RNA水平;敲减PHB2后结果相反。(4)HDAC1影响RORγt与PHB2结合。(5)Th17细胞中PHB2和MDM2,MDM2和HDAC1存在相互作用。(6)PHB2通过MDM2泛素化HDAC1促进其降解。(7)PHB2促进HDAC1降解抑制其对RORγt去乙酰化作用。(8)血吸虫感染小鼠早期肝脏组织PHB2、RORc、IL-17A、IL-17F基因m RNA水平均下降,后期开始升高。结论:Th17细胞中PHB2通过MDM2泛素化修饰HDAC1促进其降解,进而抑制HDAC1对RORγt去乙酰化修饰稳定RORγt蛋白水平,促进IL-17A和IL-17F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CP/CPP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长期的慢性盆腔疼痛,伴或不伴有排尿症状。除此之外,很多CP/CPPS患者还表现出抑郁、焦虑、记忆能力下降等神经精神症状。多个临床研究也证实CP/CPPS可引起患者出现情绪异常和学习记忆损害,但其背后的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胶质细胞激活与情绪异常密切相关
背景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快速增加,如阿尔茨海默病。这些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和医疗负担,尤其是年龄相关性认知障碍。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其潜在的发病机制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减少年龄相关性认知功能下降的不良影响。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衰老相关疾病密切相关,如大量实验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部病理改变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线粒体生
背景正常情况下,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HSCs)分化为髓样前体细胞,它们在未激活状态下产生无抑制功能的“未成熟髓样细胞”(IMCs)。IMCs可以分化为成熟的、有功能的树突状细胞(DCs)、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然而,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如炎症、肿瘤、感染、脓毒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IMCs的分化受到阻碍,随后IMCs被激活和增殖,分化为不成熟的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
研究背景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全球至少有3亿患者受累,其中我国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且患病率仍在逐年呈上升趋势。我国一项CARE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4岁以上哮喘人群患病率是1.24%,高达59.5%的患者未达到全球支气管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的哮喘控制标准,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哮喘的管理目标为实现疾病的总体控制,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脏在各种慢性炎症或损伤的持续刺激下发生的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目前认为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是各种致病因子造成肝细胞损伤,引起肝枯否细胞(Kupffer Cells,KCs)、血小板、肝窦状内皮细胞和肝细胞等激活,分泌多种细胞因子(Cytokine)与化学递质共同作用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使其激活
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减退,使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严重受损,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和医疗负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
半乳糖凝集素-1(Gal-1)表达于细胞胞质、细胞核、细胞内膜和外膜及细胞外基质。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粘附、迁移、激活、信号转导、增生、分化和凋亡调节炎症过程。本研究中,我们主要针对于Gal-1在体外和体内对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1.Gal-1在金葡菌感染的巨噬细胞NF-κB炎症中的作用研究背景Gal-1在调节细胞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在克氏锥虫感染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Gal-1发挥抗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滑膜炎症及骨和软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病。目前RA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B细胞和滑膜细胞参与了RA的发生和发展。其中,B细胞的异常活化被视为是RA的早期标志。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BAFF)对T/B细胞功能至关重要,能够调节B细胞增殖、成熟、活化,辅助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发病遗传易感性及临床特征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该通路中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在AS发病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揭示AS的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研究对象共纳入1 400例,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700例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