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跨文化交际愈发频繁。在跨文化接触时,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会产生摩擦与误解。而在这其中,拒绝这一语言行为需要回绝对方的请求,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就更加容易产生严重的误解。因此,本研究将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以日语母语者为依赖方,中国日语上级学习者为调查对象,设计更加接近实际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进行研究。旨在阐明,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在进行拒绝时,分别使用了何种礼貌策略。调查结果表明,在拒绝会话的构成项目出现顺序、构成项目与礼貌策略的使用率方面,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经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应为(1)学习者在中国国内得到的输入与现实中日本人的语言使用有所不同,因此在中国国内正确学习掌握日本人真实的语言运用有一定困难。(2)在“最后使用的构成项目”中,中国学习者产生了与汉语和日语皆不同的使用,这应该昭示着学习者产生了自身独特的中间语言,因而出现与母语和目标语言均不相吻合的语言使用。(3)在角色扮演后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受试者普遍反映“拒绝老师的请求很难”。这一反馈,揭示了不仅是日语能力的不足,在不同场景下拒绝行为的难易度也是不同的,而社会距离、上下级关系、场景设置都是影响拒绝难度的重要因素。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在拒绝的同时想要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日本人和中国学习者需要互相理解彼此礼貌策略使用上的差异。而对于中国学习者而言,必须考虑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的不同,在不同场景日语使用亦应有所区别。今后,在日语教育的现场,也应该加强日语区别使用方面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