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1-34),PTH (1-34))对雌性DH豚鼠原发性骨关节炎(OA)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作用,并探讨PTH (1-34)对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诱导的体外分离培养的DH豚鼠软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136只1月龄雌性DH豚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4只,分别于1,3,6和9月龄处死;给药(PTH)组12只,从3月龄开始给予PTH (1-34)(15μg/kg/d,每周5天),分别于6月龄和9月龄处死。采用Masson染色和Mankin评分来评估软骨的退变情况,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股骨远端1/4和股骨内外侧髁软骨下骨的骨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II型胶原(Type IICollagen,Col II)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的表达情况。2取健康1月龄豚鼠的膝关节表面软骨组织,采用胰酶消化法进行软骨细胞的培养。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鉴定软骨细胞。MTT比色实验检测不同浓度PTH(1-34)对软骨细胞活力的影响,以确定实验药物浓度。10ng/ml人重组IL-1β干扰体外培养的正常豚鼠关节软骨细胞,诱导其发生OA软骨细胞样改变。第3代软骨细胞融合后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IL-1β组和PTH10-7M组,然后通过Western blot法观察Col II和MMP-13的表达情况。结果1组织学和Mankin评分分析显示DH豚鼠于3月龄时自发形成OA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严重,软骨下骨的骨密度逐渐升高,给予PTH (1-34)治疗后上述变化明显减轻,软骨下骨的性能也得以改善。免疫组化显示经PTH (1-34)治疗后软骨中的Col II表达增加而MMP-13表达减少。2体外分离培养的DH豚鼠软骨细胞增殖快,原代种植后2h左右即开始贴壁,10h后软骨细胞逐渐增大,呈圆形或多角形,2d左右即可密集成片,进行传代培养。较体外培养兔、大鼠、小鼠以及人膝软骨细胞的周期明显缩短,节省实验时间。3甲苯胺蓝染色:培养细胞呈异染性,证明培养的细胞为软骨细胞。4MTT实验结果:PTH (1-34)10-7M浓度组豚鼠软骨细胞的活性明显升高。5Western blot结果:IL-1β刺激后Col II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MMP-13水平明显升高,加入PTH (1-34)后,与IL-1β组相比,Col II水平升高,MMP-13水平降低。结论1PTH (1-34)对DH豚鼠关节软骨具有保护作用,可延缓OA的发生。2体外分离培养的豚鼠软骨细胞增殖快、周期短,是进行软骨细胞体外实验研究的理想选择。3PTH (1-34)作用于豚鼠软骨细胞的较佳浓度为10-7M,对体外IL-1β诱导的DH豚鼠软骨细胞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