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渣改性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化工煤渣是煤制油和煤制化工原料等煤炭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小颗粒煤渣,这些煤渣大量堆积不仅占用了土地,而且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人们目前对其还没有高效合理的利用途径。为达到以废治废与改善环境污染的目的,本文以煤化工煤渣作为原料,制备三种改性煤化工煤渣吸附剂,包括分别采用硝酸、氢氧化钾和双氧水作为化学改性剂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微波辐照的物理方法对其进行微波改性;采用浸渍-焙烧的负载方法对其进行负载锰。通过对比各组的吸附效果得出,其中化学改性的最佳改性剂为质量浓度为20%的硝酸溶液,微波改性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480W改性时间为10min,负载锰的最佳浸渍溶液是质量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通过静态实验考察原煤渣、化学改性煤渣、微波改性煤渣对MB和Cr(VI)模拟废水的吸附性能以及负载锰煤渣对MB模拟废水的吸附性能。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原煤渣、化学改性煤渣、微波改性煤渣负载锰煤渣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其中原煤渣、化学改性煤渣、微波改性煤渣和负载锰煤渣对MB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515mg/g、9.64mg/g、7.559mg/g和13.16mg/g;原煤渣、化学改性煤渣、微波改性煤渣对Cr(VI)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303mg/g、8.397mg/g、7.305mg/g,故在实验条件下,煤渣经过化学改性、微波改性及负载锰处理后的吸附效果均有所提高。利用SEM、BET、XRD和FTIR对原煤渣、化学改性煤渣、微波改性煤渣和负载锰煤渣吸附剂进行分析表征,来分析对比化学改性前后煤渣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孔隙率与孔结构的变化、物质的组分及内部结构或形态等信息,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的煤渣比表面积变大,孔隙结构得到改善,出现明显的网状结构,孔径和孔容也变大,表面结构及物质发生了变化,对吸附起作用的特征峰强度增大、吸收谱带变宽,故在这些的共同作用下煤渣的吸附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其他文献
近年来社会网络应用在中国日益普遍,而在城市里谋生的2亿多农民工却很少涉足这样的应用。我们希望通过开发一个支持农民工就业的移动社会网络应用,来探索为农民工群体设计开
<正>新闻播音的有声语言既不同于口头语言、文学语言,又不同于某些行业语言、社会语言。准确、规范、严谨、简洁、通俗、综合等特征,赋予新闻播音"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
随着中国深化改革的全面推进,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也在发生转变。由于居民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升级,要求政府职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原本由政府全权负责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已经逐渐进入市场经济领域。作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工具,商业保险在政府公共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是基于此背景下进行研究的,结合S县商业保险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如何推动商业保险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提出
船体曲面分段是船舶建造中非常重要的中间产品,但由于其结构相似性差,加工工艺存在较大差别,大多只能在专用胎架上进行固定工位生产,目前关于曲面分段焊接变形及其装配胎架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针对横骨架式船底曲面分段结构,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提高计算效率的技术,实现了该大型复杂船体结构的焊接过程模拟,主要工作如下:(1)归纳总结了船体曲面分段建造的工艺,船体分段焊接变形控制方法,以及胎架在船
以高锰酸钾/浓硫酸氧化法轴向切割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纳米带(GONRs)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便于固液分离的功能性四氧化三铁/GONRs复合材料(MGONRs
完善产地标志保护法律制度是当前我国经济立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现有的产地标志保护法律制度保护水平低,保护内容不全面,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备。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产地标志
由于在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国为了应对,在政策上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改革与调整,这一系列的措施,对经济产生了很好的刺激作用,但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关于我国的地方政府所一直积累下来的债务风险问题,各个地方的地方政府都迎来了一个偿债的高峰期,我们需要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敞口进行有效的管控,而事前的管控也就是预警是最有效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