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基复合物的高性能OLED器件制备及效率衰减特性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成为主流的发光技术,因其响应快、功耗低、色彩鲜艳、对比度高、轻薄和可柔性等优势吸引研究人员投身研究。经过几代发光材料的发展,目前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热辅助延迟荧光(TADF)材料上,而激基复合物(Exciplex)体系在实现延迟荧光发射的同时极大简化了材料的分子设计,是一种具有光明前景的材料体系。但是目前激基复合物OLED相关研究仍然较少,针对目前存在的空白,本文通过探究激基复合物在OLED中作主体和自发光两个方面的应用研究了激基复合物相对于通常主体的优势和给体分子构型对激基复合物体系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1)基于Pra-2MeCz和Prm-2MeCz两个给体材料,研究其和各种常用受体形成激基复合物的可能性,并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器件验证其作为主体的可能性和优越性。通过在器件中进行给受体比例调节、磷光客体掺杂浓度调节等优化方式,制备了四个基于激基复合物主体的高性能OLED器件,包括两个绿光器件和两个橙红光器件。最后通过和传统材料做主体的器件进行对比,发现在相同发光材料和相似结构的情况下,使用激基复合物做主体的器件其发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材料做主体的器件,其中,绿光材料的最大外量子效率(EQE)分别达到了20.6%和24.6%,橙红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达到了26.1%和24.3%。(2)通过研究Pra-2DMAC和Prm-2DMAC两个化学结构相似但分子构型完全不同的给体材料,验证其在激基复合物体系中的不同作用。通过理论计算得到Pra-2DMAC中DMAC片段呈平直型,并且DMAC片段和中心芳香环扭转角接近90°,整个分子呈垂直型。而Prm-2DMAC中DMAC片段呈扭曲型,整个分子呈近平面型。垂直型的分子因HOMO轨道和LUMO轨道完全分离促进了反系间窜跃使得其激基复合物的效率更优。基于Pra-2DMAC的激基复合物器件启亮电压低至2.4 V,最大EQE达到15.0%,并且在1000 cd·m-2的亮度时仍然能够保持93%的效率,同时几乎不随亮度改变的CIE坐标说明其具有优秀的光谱稳定性。Pra-2DMAC的高效表现证明了垂直型给体分子在激基复合物体系中的优越性,这也是激基复合物OLED中首次研究双构型给体材料。
其他文献
铁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设备中,漏磁检测是检测铁磁性材料的主要方式之一。漏磁检测的精度和数据量与空间分辨率正相关,但对于特定的检测对象,其所需的空间分辨率存在上限,超出需要的空间分辨率只增加数据量而几乎不增加检测精度。最合理的空间分辨率应恰好满足检测精度需要,达成精度与数据量的平衡。而目前的漏磁检测空间分辨率越来越高,在某些情况下已非必要。因此,有必要对漏磁检测空间分辨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合
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需要外部热源对试件进行加热,获取试件表面的温度场分布,从中提取并定位缺陷信息。热激励源是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匀有效的热激励,可以降低背景噪声的干扰,获得高信噪比的红外热图,有助于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因此,加热源技术是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相关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大尺寸试件,自主设计了一套生热均匀、稳定有效的加热源系统。系统包
随着对相关领域的深入和研究,对于脉冲发生仪器参数的需求越来越严苛,一方面体现在脉冲参数高精度、高分辨率以及高度可编程特性,另一方面则对于多通道信号的同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的研究是基于脉冲信号合成,设计一个多通道同步脉冲合成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脉冲信号的合成脉冲合成:对脉冲合成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基于相对延时的边沿提取数字脉冲合成技术。将信号扇出为两路,并设计由触发器为
给定两个字母表(?)1={0,1,…,cl-1}和(?)2={0,1,…,c2-1}.设{Tk}是一个增长很快的整数序列.设(ai)和(bj)是两个概率向量,其中ai和bj的个数分别与之前给定的两个字母表的字母个数一致.我们首先定义了相对于{(?)1,(?)2,{Tk}}的混合符号空间,接着在该空间(?)1,2上定义了一个Borel概率测度.通过对这个测度进行重分形分析,我们计算得到它的Olsen
异源遥感影像融合为了使影像信息的可用性最大化,将各自具有互补优势的数据进行整合,在医疗、遥感、计算机视觉和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光学影像的优势在于它色彩丰富且空间分辨率很高,能清晰地观察到地物丰富的纹理细节信息,而SAR的优势是主动型雷达,24小时不受恶劣天气干扰,且具有一定的穿透性。而配准是影像融合的必要前提步骤,因此研究光学与SAR影像的配准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光学和SAR影像随着遥
本文研究空间Rd(d≥2)中具有牛顿和库伦相互作用的布朗粒子系统的混沌传播间题,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考虑具有牛顿相互吸引作用的随机N-粒子系统。假设N个粒子的初始状态独立同分布,其共同的分布密度函数为po∈L∞(Rd)∩L1(Rd,(1+│x│)dx)。在截断系数为s~(lnN)-1/d的条件下,本文严格证明了:(a)光滑化粒子系统的混沌传播且相应的平均场极限方程为Keller-Sege
随着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行业的发展,自动测试设备(automatic test equipment,ATE)市场对集成电路测试仪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集成电路测试仪作为一种专业的测试仪器设备,其校准技术也亟待发展。集成电路测试仪的测试参数种类丰富,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全面的校准,以保证各项参数的指标都能达到测试使用要求。本文设计的混合集成电路测试仪自动校准系统提供512个
信息技术与半导体工艺的日益发展,在提高装备性能的同时也使其自身复杂性不断增加。为保证装备维修性、可靠性、可用性以及战备完好性等指标,故障诊断测试也历经了由简单到先进、由外部到机内的发展阶段,可测性设计也成为装备设计初期需注重的关键环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一种通信装备的机内测试技术进行研究与实现,设计了一种面向通信装备故障诊断测试的BIT(Built-In Test)硬件平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分子电子学是纳米电子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终极目标是利用单个分子或分子团簇构建功能化的电子元器件。随着微纳米尺度上的探测技术的进步,单分子尺度上的新物理效应都逐渐显现出来。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许多的研究都报道了在单分子结中的分子电导特性以及如何控制分子结中的电子传输,经典的中性分子体系,如饱和烷烃链分子和含有不饱和碳链的共轭分子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然而,具有大偶极电子结构的分子体系中的电荷输运特性的
和自然原子相比,固体量子系统具有尺寸较大、耦合较强、容易大规模集成等优点。而混合固体量子系统能够利用各个系统的优点实现一些复杂的功能,可以设计成一些新型的量子相干器件。如微腔、超导量子比特和机械振子组成的混合系统中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可以用来设计单光子或者双光子开关;纳米机械振子与传输线振子同时和超导量子比特耦合可以做成量子传感器,利用量子比特调控机械振子和传输线振子之间的信息交换;而两个回音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