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作用下砂岩力学特性与渗透性试验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r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裂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全球煤层气的产量。我国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但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水资源缺乏地区,水力压裂增渗的方法受到一定限制。由于超临界CO2具有高密度、低黏度和较高扩散系数等特性,超临界CO2压裂相对于水力压裂,不仅节约水资源、无污染、压裂液返排彻底,又具有起裂压力低、裂纹复杂等优点,可用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对于深部碎软储层,煤层直接压裂的增渗效果不好,可采用顶板向煤层射孔、定向压裂的方式。当超临界CO2注入深部地层时,超临界CO2会与煤体与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从而改变煤与岩石的成分含量、微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与渗透性,这将会引起一系列工程问题:压裂增渗效果、起裂压力变化与CO2深部地质封存的可行性。目前,关于超临界CO2作用不同时间后岩石的力学特性与渗透性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系统研究超临界CO2作用不同时间对坚硬砂岩的力学特性与渗透性影响规律,为超临界CO2开采深部煤层气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大同塔山煤矿3-5#煤层顶板坚硬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大体积高压反应釜进行超临界CO2对坚硬砂岩的浸泡试验(温度为40℃、压强为10 MPa),采用单轴压缩试验、巴西劈裂试验、变角剪切试验与渗透率试验进行了超临界CO2浸泡0、15、30、60天后坚硬砂岩的力学特性与渗透性测试,分析了超临界CO2对坚硬砂岩物理力学性质及渗透率的作用规律及机理。在单轴压缩试验过程中,利用声发射监测技术分析了不同时间后砂岩裂缝的萌生、扩展和破坏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在温度为40℃,压力为10 MPa的条件下,超临界CO2作用0、15、30、60天后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单调降低,泊松比逐渐变大。作用60天后,单轴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分别降低至原始状态的51.1%与78.1%,泊松比增加至原始状态的144.1%。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单轴抗压强度近似呈线性下降趋势,弹性模量与泊松比变化幅度逐渐减小。(2)不同作用时间下,砂岩的应力-应变曲线都具有四个阶段:孔裂隙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破坏阶段。原始砂岩的应力达到峰值强度时,砂岩瞬间发生破坏,降低至残余强度。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砂岩达到峰值强度后仍然具有一定的承载力,由脆性逐渐向延性发展。(3)单轴压缩试验声发射数据表明: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单轴压缩实验中裂纹萌生(弹性阶段与塑性阶段的分界点)发生在更小的应变。原始状态砂岩裂纹萌生与破坏时释放出巨大能量,伴随较大声音。随作用时间的增加,其裂纹萌生时释放的能量减小。(4)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坚硬砂岩的抗拉强度逐渐降低,由作用0天的8.62 MPa,降低至作用60天的6.05 MPa,抗拉强度近似呈负指数降低趋势。(5)通过对作用不同时间后砂岩试样进行45°、50°与55°的剪切试验,作用60天后砂岩的内聚力与内摩擦角分别降低了21.8%与13.9%。由于砂岩中的黏土矿物会吸附超临界CO2,降低矿物颗粒之间的内聚力;超临界CO2会溶解长石与黏土矿物,使得内摩擦角减小。(6)作用不同时间后砂岩的渗透率均随有效应力的增大而减小,作用0、15与30天的试样渗透率差别不大,而作用60天比作用短时间试样的渗透率增加12.0%。说明超临界CO2作用短时间内,并不能影响其孔隙率,在作用60天后则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京民养老发[2021]154号 各区民政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医保局:为促进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健全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体系,现将修订后的《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期刊
近几十年来,亚波长尺寸的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贵金属纳米颗粒所产生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能将入射电磁波限制在颗粒表面,形成巨大的局域场增强,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并且具有很高的调控性。因此贵金属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器、超材料、非线性效应等高集成度光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而基于贵金属纳米颗粒的二维密排阵列结构具有更高的局域场增强、可调控、集成化、微型化等特征,可以提高传统传感器与光
轻质高强材料对于节能减排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和轨道交通等诸多先进领域的关键材料。仿生结构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其内部拥有精细层级结构,在不同尺度上协调优化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模仿自然界生物材料内部的层级结构,构建出一系列轻质高强高韧的新型轻质仿生复合材料,为材料的轻量化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将贝壳珍
本课题项目针对煤矿粉尘灾害,特别是目前大型千万吨矿井建设中综采工作面降尘系统急需在原有喷雾洒水和煤层注水装置中,向水中添加更为有效的降尘剂,以达到充分润湿煤体、煤尘,降低开采、掘进等工作面的煤尘浓度,切实促进安全生产。同时,新型降尘剂还要兼顾低成本、安全、环保、高效等方面的问题。在综合各类降尘剂研究的理论观点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验室和同煤集团矿井工业试验的各类数据,本课题拟开发研制一种集低成本、高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双重背景下,热电材料作为一种能源转换材料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在众多热电材料体系中,Zintl相Mg3Sb2化合物具有较高的Seebeck系数,较低的热导率,且其成本低廉,组成元素无毒无污染,是一种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热电材料。本论文从理论计算和实验方面,系统探索了Bi固溶和Pb掺杂对Mg3Sb2化合物的电、热传输性能的影响规律和调控机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密度泛函
非晶合金独特的原子排列结构(长程无序、短程有序),使其具有许多传统晶体合金无法比拟的机械性能,譬如,高强度、高硬度和大的弹性极限。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原子排列结构,非晶合金室温以非均匀塑性变形的模式发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局限于十几纳米宽的剪切带中,非晶合金室温具有极低的塑性,通常以脆性断裂的方式失效。为有效抑制剪切带的扩展,同时促进多重剪切带的相互作用,近年来,人们成功开发了原位内生树枝晶增韧的非晶
刺激响应型荧光材料是一类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细微变化的材料。机械力、光、热、酸碱以及电压等外界环境的刺激,都会引起这类材料一系列动态可逆的荧光强度以及颜色变化,因此,各类刺激响应型荧光材料被应用于生物检测、化学分析、信息储存以及光电照明领域。传统的有机发光材料因分子间的π-π强相互作用引起聚集诱导效应,使有机材料在固态时发光强度降低,因而很大一部分荧光材料无法被应用于实际领域。因此,设计一类在固态下具
马路上的路灯坏了,路政工作人员需要使用高空作业车给路灯更换灯泡。工作时,工人会站在高空作业车的平台上,被抬升到较高的位置进行高空作业,不仅危险系数高,而且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更换路灯灯泡时,车辆被高空作业车阻挡,易造成交通拥堵。怎样才能让这项工作便捷又安全呢?我和科技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走访了更换路灯的师傅,经过反复探究,我设计了一款折叠旋转便捷更换的路灯。
期刊
文本相似度计算是文本挖掘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本分类、机器翻译、搜索引擎、抄袭检测、自动问答等领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文本相似度算法是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相似度算法,但该算法存在词语权重不合理的问题,并且忽略了词语的语义。本文将在传统向量空间模型算法的基础上对文本相似度算法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在了文本分类中。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传统文本相似度算法存在词频权重过于单一而无法有效提
润滑脂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好的密封性、润滑寿命长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减小摩擦,降低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润滑脂是由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剂组成的半固态非牛顿型流体。稠化剂构成了润滑脂的基础骨架,约占润滑脂组成的5~25 wt.%。稠化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润滑脂的理化性能和润滑性能。锂基润滑脂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润滑脂,但是近年来锂电池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锂资源日益紧缺,严重影响到锂基脂的发展。因此,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