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Fe3O4/mTiO2飘浮型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蓝藻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zdh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湖泊流域周围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越来越频繁,很大一部分营养盐经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流入水体当中,使得水体中营养盐增长,最终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而富营养化的水体致使蓝藻生长泛滥,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旅游景观也受到严重破坏。国家耗费了巨大的资本,然而从实际操作的成效来看,并没有彻底解决蓝藻泛滥的问题。本文采用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漂浮的载体,并在其表面沉积磁性介孔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去除蓝藻的主要手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分散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微球;(2)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的二氧化钛包覆四氧化三铁,并将其进行表面改性;(3)将这两种材料复合,应用于蓝藻的吸附处理。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选用苯乙烯作为单体,偶氮二异丁氰作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稳定剂,通过分散聚合法制备的微米级的聚苯乙烯微球,制备出的粒子分散性很好,粒径非常均一,利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修饰磁性介孔复合纳米粒子,再将其沉积到PS微球的表面,探索出在硅烷量为1mL、在醇水溶液中反应12h制备出的复合材料表面沉积纳米粒子的效果最好。最后将两种材料应用于蓝藻吸附处理,结果证明飘浮型的磁性介孔复合材料对蓝藻具有更好的吸附效果,并且可以借助外界磁场的作用将吸附着蓝藻的磁性复合粒子移出水面,而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其他文献
本论文通过大田实验,研究了一种土壤调理剂对Cd污染大田早晚稻产地修复的效果;通过盆栽实验,探究了外源铁对稻田系统中Cd迁移转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湖南省长沙市北山镇某中重度Cd污染稻田,连续种植早晚两季水稻,研究土壤调理剂(石灰石+硅藻土+硫酸铁)对稻田土壤重金属Cd的生物有效性和水稻各部位累积Cd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早、晚稻土壤pH值、CEC值,降低了早稻土壤
抗生素在人类与动物的疾病防治、畜牧及水产养殖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我国每年抗生素生产量和消耗量均较大,由于抗生素在生物体内利用率低,导致大量抗生素及残留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环境中,成为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威胁。现有的很多污水处理设备并不是专门针对抗生素,导致其不能被完全去除,这又加剧了抗生素污染的生态风险。本文以含阿莫西林废水为研究对象,对于较低浓度阿莫西林废水,采用活性炭
人工增水作业是开发利用空中水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途径之一。同时,对于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重度灰霾和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导致的城市极端高温等大气环境灾害,人工增水作业也不失为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位于黄河与洛河交汇流域的河洛地区,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向来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腹心地带.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使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
期刊
近20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相邻生态系统间物质和能量的跨界流动,尤其是陆源有机碳输入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剧,氮的迁移转化以及与碳的耦合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是湖泊中溶解性有机物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重要组分,分为内源性DOC和外源性DOC。内源性DOC主要来源于浮
学位
作为易燃材料,PP和ABS阻燃性较差,其阻燃的研究和生产主要向无卤阻燃方向发展,并以高效、清洁、低成本为主要导向。  本研究分别以PP和ABS作为基体树脂,以膨胀型阻燃剂作为无卤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其中农田径流侵蚀作为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引起科学家广泛关注,探索不同种植行为对农田径流侵蚀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因子值,对我国水土流失侵蚀预报和优化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充分调研现有文献资料基础上,收集农田产流产沙实验结果,探究不同种植措施对农田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利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对不同措施进行相互对比,对水土流失影响程度定量分析
学位
从厦门市中心驾车向西,经海沧大桥出岛,再沿城市快速路一路往西南……在一栋飞檐翘角的红砖古厝前,司机缓缓把车停稳,“青礁村到了”.rn这个位于福建省东南一角的小小村落,自
期刊
ZnSe作为一类具备了直接能隙(2.7eV)的半导体材料,考虑到其在半导体仪器的应用上占有很大优势,并且具有广大的发展空间,例如能够成为太阳能电池的材料,ZnSe已经被很多学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