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状况与对策分析——沈阳市内五区中学生调查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社会公德就是中学生在家庭、校园及所到的公共场所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遵守秩序、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助人为乐、礼貌待人、诚实守信、懂得感恩。中学生社会公德的研究对目前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沈阳市内中学生对社会公德认知、行为和修养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来探讨其理想的社会公德人格体系的构建,以更有效地促进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关于中学生社会公德的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   本文以实证研究方法,对沈阳市内五区中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现状进行探讨。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的主要指标是:在校中学生的社会公德认知、公德态度、公德行为及公德修养。沈阳市内中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了如下三方面内容:中学生社会公德认知、中学生社会公德态度、中学生社会公德行为。   本文从中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状况的调查结果入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目前中学生社会公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存在着他律与自律的矛盾;存在着年龄增长与社会公德水平下降的矛盾;中学生社会公德素质存在年级、性别上的差异。针对中学生社会公德素质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包括中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和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方面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中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对策:加强中学生的社会公德自省;强化学校的社会公德教育;注重家庭的社会公德影响及优化社会的公德环境。   今天的中学生,明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状况决定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成败,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全社会都要关注中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状况。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一方面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从整体上得到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分配不公问题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
自近代以来,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然而,技术的发展并不完全像人们憧憬的那样只会给人们带来幸福。科学技术就象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
劳动关系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如何实现这一关系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问题。基于这一重要性,本文试图从应用伦理学视角出发,探讨协调我国
科学的发展不仅是知识的积累、科学方法的创新,更是科学精神的塑造。科学及科学精神在任何国家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进行的,它需要一定的社会背景作为依托。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和科
波普尔将错误问题放在自己哲学认识论中的起点位置,对错误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一定意义上说,他的整个科学哲学思想体系都是围绕错误问题而展开的。他的科学哲学中关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