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情是人类情绪情感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了解他人情绪并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是人类交往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70名7-15岁智力落后儿童在高兴、伤心、害怕和生气4种面部表情和语音表情上的研究,探讨智力落后儿童面部表情和语音表情的识别特点、眼动情况以及对面部和语音表情的选择优先性问题。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智力落后儿童对四种面部表情识别的得分高低顺序依次是高兴、生气、伤心、害怕。对高兴的识别能力要显著高于伤心、害怕和生气。三个年龄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在面部表情识别总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在识别生气面部表情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2)在长、短不同时间呈现面部表情的情况下,智力落后儿童在四种面部表情类型的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增加或减少面部表情的呈现时间对智力落后儿童面部表情的识别没有影响。(3)智力落后儿童对兴趣区上的平均注视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害怕表情的注视频率要显著低于高兴、伤心和生气三种表情,对生气表情的注视频率要显著高于伤心、害怕表情。其顺序是:生气>伤心≈高兴>害怕。在不同兴趣区上的平均注视频率接近显著水平,其中对眼眉部的注视频率要高于鼻部和嘴部。(4)智力落后儿童对生气的语音表情识别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伤心和害怕。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落后儿童语音表情的识别能力在逐步提高,13-15岁语音表情识别能力发展尤为迅速。男女性别差异不显著。中度与重度智力落后儿童之间在语音表情的识别上存在显著差异。(5)语速对智力落后儿童语音表情识别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依然表现出一定规律,即快语速下对高兴和生气的识别得分高于慢语速下,慢语速下对伤心和害怕的识别得分高于快语速下。(6)智力落后儿童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得分显著高于语音表情的识别,并且两者具有显著相关。在面部表情和语音表情冲突的情境下,智力落后儿童更多地以面部表情为情绪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