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设计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产品的功能性要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产品除了要满足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要满足自身以外的装饰性、象征性和社会性需求,设计已经不仅仅是为制作简单的工具而服务了。同时,新的消费价值观的变化,不但对人民大众的消费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企业的设计生产来说,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技术同质化时代的来临,使得技术优势在赢得市场竞争中不再那么有效,企业必须寻找新的方法使自己的产品易于识别。通过各种途径提升产品对消费者的情感和精神关怀逐渐成为各国设计界一致追求的产品设计方向。”因为随着生产者对技术的进一步重视,技术壁垒已经不再是产品竞争的主要手段,产品的生产者和设计者更多的是把竞争的方向放在产品的个性化,品牌化或者是产品服务的人性化等方面。并且随着产品的设计者和生产者对人性化设计、情感化设计的重视,以及基于人们在感性工学、设计心理学、设计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我们在高情感设计领域,对于它的应用领域和表现方式等各个方面也进一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所谓的“高情感设计”不是以情感为目的,而是通过研究与分析人们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情感产生的一般原理,在设计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激发人们某种情感,以情感为出发点,促进入与产品的情感交流,从而得出规律,能够进一步的在设计实践中指导设计师设计出既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产品。并且,除了满足人的需求,还要尊重人的需求,挖掘人的需求,关键是包括满足人们消费活动中和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种种“情感”需求,包括优越感、归属感、温馨感、浪漫感、安全感、个性感、时尚感、成就感等等。所以,我们必须把握时代文化脉搏,紧跟世界设计潮流,在积极拓展产品功能,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尽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在设计中融入对消费者的情感关怀,使“中国制造”不但物美价廉,而且还要以其独特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从而在世界设计之林赢得更高的赞誉,取得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