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贵州凯里红黏土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红黏土干湿循环作用下强度和持水特性的探讨,通过压汞试验、直剪试验以及土水特征压力板试验和非饱和三轴试验,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干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贵州凯里红黏土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红黏土干湿循环作用下强度和持水特性的探讨,通过压汞试验、直剪试验以及土水特征压力板试验和非饱和三轴试验,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干湿循环作用下红黏土的孔径、强度、体变和土水特征曲线的变化规律,主要内容如下:1、红黏土的天然含水率为39.4%、液限为61.1%、塑限为36.8%、天然密度为1.62g/cm3,土粒比重2.676,土中黏粒含量65%(其中胶粒高达58%)、砂粒含量为13.5%、土的最优含水率为32.09%。可见,贵州地区红黏土是具有较高含水率、较高液限的黏土,其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以活动性较弱的伊利石为主要黏土矿物,其抗剪强度较高。2、通过土水特征曲线压力板仪对红黏土试样进行了持水特性试验,试验过程设定了不同的压实度、循环次数等试验条件。研究表明压实度大的试样进气值和持水性能大于压实度小的试样;循环次数会对红黏土的持水特性产生影响,循环次数多的土体持水性能差。3、红黏土在脱湿过程中,体积会随含水率的减少发生改变,通过体积与含水率的变化关系,对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修正,发现红黏土修正后的体积含水率要高于修正前的体积含水率,但体积对含水率的影响主要在低基质吸力段(0~200kPa),在高基质吸力段,体积对含水率的影响逐渐变小。4、通过非饱和三轴试验,研究经历了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剪切过程中红黏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和体积变化规律。试验表明,红黏土的破坏形式属于应变硬化;红黏土的抗剪强度随干湿循环的次数增多而降低;体变也有相似的变化,经历干湿循环次数多的土体,总体变要大于经历循环次数少的土体。
其他文献
我国人防工程总体来说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难以满足战时要求。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实力来看,拿出大量资金大规模建造等级人防工程是难以办到的。普通地下室战时人防功
传统桩基承台的内力计算都是建立在梁、板受弯计算理论基础之上,对承台的受剪、受冲切、局部受压承载力的验算基本套用一般梁、板等受弯构件的计算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只考虑承
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分析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在目前建筑市场环境下的配套措施、具体操作细则及相关问题.通过工程实例分析,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体现出节省投资效果显著、操
该文结合公路隧道规范的修订,对公路隧道的结构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适应于公路隧道特点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中国公路隧道最新的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设计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为
本文分析了影响场地地震反应的各种因素,参照国内外场地分类方案及工程实际,确定了划分场地类别的指标。 参照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改变过去以经验系数为权重的一级模糊
针对现行地埋管道结构分析计算理论所存在的不足,该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地埋管道结构的现场实测和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数据的分析,据此建立地埋管道与土相互作用分析模型;经
该文综合结构力学、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进展,对建筑结构CAD中有限元程序设计方法作了一个系统的研究.该文的研究工作,试图改变传统结构有限元程序的设计方式,
随着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和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形成,必然将形成越来越多的换乘节点.但是在轨道交通发展的初期,由于对将来网络化的考虑不周,以及其他各方面的限制,很多换乘节点
该文在阐述了应力波理论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高应变动力试桩的两种方法:CASE法和波动方程实测曲线拟合法.依据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历年以来的500多个工程2000多
本文对预应力梁板体系的有效翼缘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将能量变分法应用于现浇混凝土粱板体系剪力滞后效应的思路;推导出在均布荷载作用下,预应力及非预应力混凝土现浇